





定价:5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2389
出版日期:2024.05.01
印刷日期:2024.08.22
图书责编:苗庆波
图书分类:教材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必修课程,适用于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本书是作者在长期的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社会发展和国家需求对机械设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写成的。 本书共分十三章,它们是机械设计总论,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轴毂联接,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弹簧,典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本书提供网络电子资源和使用二维码查取设计手册资源以及课程思政素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机械类专业本专科生学习“机械设计”课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有关专业的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程志红,教授,博导,近三年主讲本科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原理、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机械基础综合实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现为江苏省教学名师,“机械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 “机械设计”首批国家一流线上课程负责人,江苏省“矿山机械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编江苏省重点教材《机械设计综合训练教程》和《机械原理及设计实验教程》2部、主编《机械设计》、《机械设计上机及课程设计》、《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实验》、《机械工程CAD》、《机械设计多媒体课件》等5部。主持江苏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中国矿业大学突出教学贡献奖。"
前言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高等学校机械设计课程基本要求》(2019版),并结合高校近年来关于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编写的。 “机械设计”是机械类本科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为了使学生打好基础、建立系统观念、具备设计能力,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注重了以下几点: (1) 以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为主线,案例贯通整个设计内容。 以矿用链板输送机的传动系统设计为案例,通过从系统到局部的各个设计例题,贯通从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到传动件设计、轴系零部件(轴、轴承、轴毂连接、联轴器等)设计,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各设计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制约。 (2) 精选机械零部件设计的基本内容,注重工程应用。 弱化成熟的理论公式推导过程,简化部分设计参数,侧重于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和设计零件的工程应用。提供典型零部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资源,这有利于快速得到多方案设计结果,也可满足学生上机实验训练要求。 (3) 加强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内容。 集中讲述机械零部件中有关结构设计的问题,突出结构设计的准则和设计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 (4) 章节编排有利于以课程设计项目为研讨任务的教学方式。 章节编排以传动系统方案设计为先,其次为传动件设计,接着为轴系零部件设计,最后是螺纹连接件设计,对于以机械传动系统设计为课程设计项目任务的教学而言,这样的章节编排方便与课程设计进程结合,有利于展开研讨教学安排。 (5) 提供使用二维码查取设计手册数据、授课视频和拓展资源。 本书内容分为四篇。第一篇为机械设计总论,包...
第一篇机械设计总论
第1章机械设计基本要求和计算准则
1.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程序
1.1.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1.1.2机械设计的设计程序
1.2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1.2.1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1.2.2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
1.2.3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1.3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简介
1.3.1可靠性设计
1.3.2动态分析设计
1.3.3最优化设计
1.3.4虚拟设计
1.3.5并行设计
1.3.6绿色设计
1.3.7智能设计
第2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2.1疲劳曲线和极限应力图
2.1.1材料的疲劳曲线
2.1.2极限应力图
2.2稳定变应力下零件安全系数的计算
2.2.1单向应力时安全系数的计算
2.2.2双向应力时安全系数的计算
2.3规律性不稳定变应力下零件安全系数的计算
习题
第3章摩擦、磨损及润滑
3.1摩擦
3.2磨损
3.3润滑
第二篇机 械 传 动
第4章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
4.1传动系统的类型
4.2机械传动系统的类型设计
4.3传动路线设计
4.4传动系统的效率
4.5原动机及各级传动机构的功率
4.5.1电动机的选择
4.5.2传动装置运动参数的计算
习题
第5章挠性传动
5.1带传动概述
5.1.1带传动类型及应用
5.1.2普通V带的规格
5.2V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5.2.1带传动受力分析
5.2.2带传动运动分析
5.2.3带传动工作应力分析
5.3V带传动的承载能力与设计计算
5.3.1带传动承载能力 ... 查看详情
(1)教材内容上,注重工程应用,弱化成熟的理论公式推导过程,侧重设计参数的选择方法,以及设计零件的工程应用;
(2)增加反映机械设计领域的新进展、新内容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
(3)加强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内容,将机械零部件中有关结构设计问题集中起来讲述,突出结构设计的准则和设计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
(4)新形态立体化教材:结合纸质教材和“机械设计”国家一流在线课程平台,提供网络电子资源和使用二维码查取设计资源等信息化手段;
(5)增加课程思政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