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6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40813
出版日期:2023.08.01
印刷日期:2023.08.07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面向交通人性化设计和交通安全改善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引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和设计方法,为交通人机工程的设计研发提供方法论与典型案例,为交通人性化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参考。从人因工程学的理论与设计方法出发,在当前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的大背景下,介绍人因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设计方法,包括人体尺寸、人体生理学、心理学、人机界面、人体作业空间和作业环境,同时侧重人因工程理论方法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并介绍交通事故分析和人-车-路系统设计与评价,总体上为读者全方位呈现人因工程学理论及其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应用。《交通人因工程》拟作为清华大学智能出行研究所、交通研究所等相关院系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参考书,并力求在国内相关院校专业进行推广。
袁泉,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智能出行研究所副所长。担任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第二届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前言 人因工程的问题广泛蕴含在各种交通运输系统中,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天、水路等系统,换句话说,交通系统中人的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交通人因工程学应运而生。 交通人因工程学是建立在人类科学、交通科学和相关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交通人因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交通系统中的人-机-环境”,也即交通人-机-环境系统。交通人因工程需要研究交通系统中包含的人、机、环境各因素,更要从系统的角度着重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交通人因工程设计的对象是交通系统中的各种人机界面、人机交互和人机关系,涉及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等人的因素,要达到的目标是实现人类出行活动的安全、舒适、便捷、高效等性能。 概括起来,交通人因工程是基于人的因素(包括人的几何尺寸、生理和心理特性)研究交通人-机-环境系统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人的因素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应用的落脚点。交通人机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环境系统,交通系统中的很多问题都涉及人的因素,交通人因工程目前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交叉学科,对交通人机系统的研究和改进有助于提升交通系统的安全、便捷和生态等方面性能,未来的“出行即服务”系统也是交通人因工程的发展目标。 本书的主题“交通人因工程的理论方法与应用实践”是在车辆与交通智能化发展大潮之下,对人因工程理论与实践带来的更高的挑战和发展。从人机共驾到无人驾驶,从“互联网+”到“万物互联”,从“智能共享”到“出行即服务”,从传统能源到可持续新能源,诸多方面的全新目标将驱动人因工程学科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作用...
第1章人因工程学概论
1.1定义和内涵
1.1.1命名和定义
1.1.2研究内容与目标
1.2基本概念
1.2.1人的因素
1.2.2人机系统与人机关系
1.2.3人机界面与人机交互
1.3发展历程
1.3.1国际人因工程学发展
1.3.2中国人因工程学发展
1.3.3人因工程的未来展望
1.4交通人因工程学
1.4.1交通中的人因工程问题
1.4.2道路交通人因工程
1.4.3轨道交通人因工程
1.4.4航空运输人因工程
1.4.5水路运输人因工程
1.4.6航天运载人因工程
1.5本章小结
第2章交通人因工程研究方法
2.1研究方法概述
2.1.1交通人因工程研究方法定义
2.1.2交通人因工程研究方法分类
2.1.3交通人因工程主要研究方法
2.2研究步骤与原则
2.2.1机具研究步骤
2.2.2作业研究步骤
2.2.3环境研究步骤
2.2.4实验设计
2.2.5研究原则
2.3数据调查方法
2.3.1数据调查方法定义
2.3.2访谈法
2.3.3问卷调查法
2.3.4观察法
2.3.5鼠标追踪法
2.4计算机仿真方法
2.4.1交通人因工程中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应用
2.4.2基于JACK软件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2.4.3基于CATIA软件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2.5驾驶模拟方法
2.5.1交通人因工程中驾驶模拟方法的应用
2.5.2车辆驾驶模拟器的构成及应用
2.5.3国内外车辆驾驶模拟器的发展
2.6本章小结
第3章人体尺寸与出行空间设计
3.1人体尺寸数据的测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