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建立系统思维,培养信息素养,紧贴实践案例,跟踪前沿发展。 配套: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件+教案+思政案例 "

作者:熊伟、陈浩、陈荦

丛书名:面向新工科的电工电子信息基础课程系列教材

定价:7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51895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4.01.05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建立整体化、系统化的信息思维为目标,构建从信息基础知识到前瞻性技术的知识 体系。从信息系统相关的概念引入,以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与管理等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全面覆盖基础知识点的同时,注重介绍敏捷开发、持续集成等新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分析新型硬件架构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系统开发带来的挑战,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此外,在知识点的阐述中引入适当的实例分析,在每章最后通过思维导图串联全部知识点,并提供习题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管理工程等专业“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信息系统开发和管理人员、信息系统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熊伟,教授,长期从事空间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教学科研工作。信息工程专业负责人,湖南省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组成员,参与研制了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统HiGIS。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高校GIS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高校GIS论坛优秀教学成果奖。

前言 在信息领域,各类信息基础设施的广泛布设,移动互联网实现的泛在互联等,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输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面对更为丰富的数据获取与采集手段、全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模式以及不断增长的应用需求,信息系统的体系架构和服务模式必须产生重大变革。另外,信息应用领域也正在开始全面应用计算领域带来的成果和进步。在新兴计算领域,各种计算系统已经可以支撑不同架构、不同规模的计算问题,有能力进行大尺度的信息处理和计算。这样就有必要开展系统层面的研究,从软件体系架构入手,深入研究信息处理和计算的优化方法和工程化应用方法,以期形成能够为社会经济服务的信息系统,在应用中作为系统平台支撑各类行业级甚至公众级应用。 从2007年起,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研发新一代的自主可控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统HiGIS,全面提升了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效率,为很多应用提供了高性能支持。HiGIS就是典型的信息系统,在HiGIS的研发过程中,从开始的C/S架构到最终的B/S架构,从单一由空间数据库统管到多种存储模式,从传统的MPI并行计算到基于分布式内存的Spark计算,研究团队进行了很多尝试,也收获了丰富的经验。因此,笔者一直想把研究团队对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文字,为更多的信息系统科研和应用人员提供参考。 笔者在“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发现,将数据库技术和系统分析设计的知识点分开讲授,学生在信息系统研发实践中衔接得不是很好,一方面,数据库实践缺少信息系统的展示; 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开发常常需要回顾数据库...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资源下载

第1章绪论

1.1数据与信息

1.1.1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1.1.2信息的特征

1.1.3信息的分类

1.2管理与决策

1.2.1管理的概念

1.2.2管理的基本职能

1.2.3决策模型

1.2.4非结构化决策与结构化决策

1.3机构

1.3.1机构的概念

1.3.2机构的组成结构

1.4系统

1.4.1系统的组成与概念

1.4.2系统的特征

1.4.3系统的类型

本章思维导图

习题1

第2章认识信息系统

2.1信息系统概念

2.2系统分析员

2.2.1系统分析员求解问题的一般思路

2.2.2系统分析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3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2.3.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概念

2.3.2系统开发的过程性

2.3.3系统开发的方法学

2.3.4SDLC的演变

2.4信息系统体系结构

2.5典型信息系统

2.5.1事务处理系统

2.5.2管理信息系统

2.5.3决策支持系统

2.5.4办公自动化系统

2.5.5指挥信息系统

本章思维导图

习题2

第3章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3.1计算机系统

3.1.1计算机硬件

3.1.2计算机软件

3.1.3计算机系统类型

3.2计算机网络

3.2.1计算机网络发展阶段

3.2.2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3.2.3计算机网络类型

...

"(1) 体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常态化、课程化。
(2) 全面覆盖基础知识点的同时,注重介绍敏捷开发、持续集成等新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3) 面向新型硬件架构发展背景,分析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系统开发带来的挑战,跟踪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4) 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在知识点的阐述中引入大量的实例分析,源自作者20多年空间数据库、高性能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经验。
(5) 通过思维导图串联全部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回顾和理解。
(6) 配套102道思考题,查漏补缺,加深知识理解。
(7) 每章都设计融入思政案例,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用科学技术知识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意识。
(8) 新形态教材,配套资源丰富,包括教学大纲、PPT课件、教案、教学日历等,可扫描书中二维码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