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朱鋐雄、王向晖、朱广天
定价:66元
印次:2-1
ISBN:9787302661450
出版日期:2024.05.01
印刷日期:2024.06.03
图书责编:佟丽霞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包括16章,其中力学部分包括对质点机械运动及其运动状态变化原因的描述,质点的动量、角动量及其守恒定律,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对具有周期性运动行为的振动和波动的描述,对刚体机械运动状态及其运动状态变化原因的描述;热学部分包括对物体热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原因的描述,热力学状态和状态变化的统计描述,热力学过程中能转化和守恒的描述,热力学过程中能量传递和转化“方向性”的描述;电磁学部分包括静电力和 静电场的描述,稳恒电流和磁场的描述,电磁感应现象的描述和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学部分包括对光的本性的物理描述;近代物理部分包括相对论基础和量子物理基础。
朱鋐雄,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和大学物理教学和研究工作,曾获得上海市教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和华东师大教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多项。已出版专著《物理学方法概论》,《物理学思想概论》,主编出版《大学物理学习导引》,《大学物理学科教学知识的108个大问题》,译著《混沌学引论》等著作,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上发表科研和教学研究论文60多篇。
第2版前言 本教材第1版自2019年1月出版以后,三年多来我们一直在本校的理工科专业本科“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学生从内容上、文字上、符号上、印刷上发现了教材中一些错误和不妥之处,对该教材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对此,我们首先向这些教师和学生表示诚恳的感谢。 我们抱着“边使用,边修改,边提高”的态度认真分析了这些反馈意见,反思了我们对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同时开始了对教材的修订和打磨。 大学物理教材是体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和学科价值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物理课程文化的一种体现。我们对第1版教材进行修改的基本思路是,在保持教材知识体系原有完整性的基础上注重体现和渗透大学物理课程所体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构建和展开大学物理课程的学科知识结构体系,着重挖掘大学物理的学科文化元素。为此,我们适当调整某些章节的次序,纠正和改进在内容上、文字上和字母上表述不当的错误和不妥,删除了少许不合适的文字表述,并适当增加和更换了部分内容。 “本章引入和导读”是本教材为每一章设置的重要组成栏目。第2版对该栏目作了修改和补充,适当增加了物理学思想方法和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内容,力图把物理学发展史和物理学思想方法结合在一起。既引导学习者经历一个“动态”的学习历程,也引导学习者构建一个认知的“心智地图”。这样的“动态历程”和“心智地图”既注意到与中学物理的衔接,更体现了对中学物理的提升,从而更有效地构建大学物理的学科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具体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在力学的第1章增加了“参考系和坐标系”一节,调整了1....
第1章质点运动学
本章引入和导读
1.1质点——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的一个理想模型
——什么是质点?为什么要引入质点模型?
1.2描述物体机械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什么是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1.2.1参考系和坐标系
1.2.2标量和矢量
1.2.3位置矢量和位移
1.2.4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2.5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1.3物体机械运动的分类
——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哪几种分类?
1.3.1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3.2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1.4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结果相同吗?
1.5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运动学的几点比较
——中学物理与大学物理运动学有哪些不同?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质点动力学
本章引入和导读
2.1牛顿提出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
——什么是牛顿提出的经典时空观?
2.2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什么是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整体性和公理性?
2.2.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以及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定性关系
2.2.2牛顿第二定律: 动量以及力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定量关系
2.2.3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真实相互作用力的对称关系
2.2.4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整体性及其相互关系
2.2.5牛顿三大运动定律是一个完整的逻辑化公理体系
2.2.6经典力学体现的运动因果观
2.3从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到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是怎样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
2.3.1开普勒和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3.2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
2.4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是经典力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