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吴黎兵、杜瑞颖、李俊娥、张壮壮
定价:3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64925
出版日期:2024.07.01
印刷日期:2024.07.03
图书责编:张瑞庆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的实验,一方面注重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规划设计和分析判断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综合实验,将“自主式学习”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贯彻其中。通过本书的学习和实践,读者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握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网线制作、中小型局域网的组建、路由器与交换机的配置、虚拟局域网配置、VLAN间路由、RSTP及MSTP、VRRP及路由重发布、NAT及ACL、构建无线局域网、IPv6配置、搭建邮件服务器、DHC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以及Socket网络编程等知识。另外,本书在每个实验后都配有对应的实验思考题,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体会。 本书通过简洁易懂的描述和生动直观的实例对网络知识进行阐述,实用性强,案例丰富,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和“网络实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指导教材,也可作为网络工程师和计算机网络爱好者的参考书。 "
吴黎兵,男,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CCF杰出会员,IEEE&ACM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通信专委会副主任、互联网专委会常务委员,曾任CCF理事,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YOCSEF武汉分论坛2012~2013年度主席,曾任CCF武汉分部秘书长、副主席。现任CCF武汉分部副主席。曾任武汉大学校工会副主席(2013-2018)。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网络安全、机器学习及AI安全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湖北省创新群体、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武汉市软件发展基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可信软件重大研究计划等研究工作。目前已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0多项。2008年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前言 随着光通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确定性网络和算力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人工智能、通信工程、信息管理、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重要课程。 本书作者在总结多年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20个实验,内容包括: 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双绞线制作,小型局域网组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静态路由,路由信息协议RIP的配置,OSPF单区域和多区域的配置,交换机的基本配置,虚拟局域网的配置,VLAN间路由,端口聚合和生成树协议,VRRP及路由重发布,网络地址转换NAT,端口安全及访问控制列表,无线局域网组建,IPv6配置与测试,Web、FTP、Email、DHCP等各种网络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以及网络通信编程实验。 本书所选实验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所要求的实验环境和设备比较简单,绝大部分学校网络工程实验室都能开设所有实验。书中所列出的一些实验既可以在实际网络设备上进行操作,也可借助网络模拟器(如华为的eNSP或思科的Packet Tracer)进行实验。此外,本书还介绍了如何利用网络协议分析软件Wireshark对捕获的数据包进行分析,通过对真实网络分组进行捕获、解封、分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网络协议及网络工作原理。 本书由吴黎兵、杜瑞颖、李俊娥、张壮壮拟订大纲和主编,并负责全书的统稿。担任实验课程教辅工作的研究生张子尧、杨潇、欧阳俊飞、丁福东、毛智超、马传国等参与了本书的撰写工作,在此表示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各级领...
实验1实验环境介绍及数据包的捕获与分析1
1.1实验目的和内容1
1.2实验原理1
1.3实验环境与设备2
1.3.1锐捷网络实验平台2
1.3.2Packet Tracer简介2
1.4实验步骤3
1.4.1Wireshark的安装3
1.4.2Wireshark的设置与使用6
1.4.3Wireshark对捕获数据包的分析9
1.5实验思考题15实验2双绞线制作16
2.1实验目的和内容16
2.2实验原理16
2.3实验环境与设备17
2.4实验步骤17
2.5实验思考题19实验3小型局域网组建20
3.1实验目的和内容20
3.2实验原理20
3.2.1局域网的特征20
3.2.2局域网的种类20
3.2.3局域网的网络地址21
3.2.4局域网的组建22
3.3实验环境与设备24
3.4实验步骤24
3.5实验思考题31实验4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及静态路由32
4.1实验目的和内容32
4.2实验原理32
4.2.1相关理论知识32
4.2.2相关配置命令34
4.3实验环境与设备37
4.4实验步骤38
4.4.1路由基本配置实验38
4.4.2静态路由实验40
4.5实验思考题46实验5路由信息协议RIP47
5.1实验目的和内容47
5.2实验原理47
5.3实验环境与设备48
5.4实验步骤48
5.5实验思考题52实验6OSPF单区域和OSPF多区域53
6.1实验目的和内容53
6.2实验原理53
6.2.1相关理论知识53
6.2.2相关配置命令54
6.3... 查看详情
·广泛吸收本领域**研究成果。通过动态跟踪国内**研究进展,将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纳入教材内容(每章思考题),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及时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前沿,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体现“知行合一”的教学思想。以学到网络技能为出发点,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而完成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方面的教学目标。
·可操作性强。保证学生们都能够顺利完成每一个实验项目。本教材所选择的实验项目均经过精挑细选,完全契合计算机科学、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需要,难度适中,可操作性强。
·适配多种实验环境。该书所选择的实验项目大多数包含2-3个实验拓扑,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网络实验室,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的实验环境和实验设备,选择不同的实验拓扑,从而保证了本教材的应用性和扩展性。实验室条件较差的学校可以选用面向packet tracer的拓扑完成综合实验,从而综合评价学生的网络工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