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8元
印次:3-1
ISBN:9787302666875
出版日期:2024.08.01
印刷日期:2024.08.13
图书责编:王巧珍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主要讲授了消费者的理性选择、企业的生产均衡、产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等内容,并介绍上述领域**的理论前沿。此外,为弥补西方教科书对中国经济实践内容的缺失,本教材融入了“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要素与按要素贡献分配”“有效市场与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我国微观领域的重大经济实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产业发展,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蔡继明,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价值和收入分配理论、地租理论以及土地制度和城市化。王勇,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哈佛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牛津大学桑坦德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与平台经济、企业理论与国企改革等。曾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靳卫萍,清华大学经济学研究所副教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宏观经济研究部主任。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经济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特别是凯恩斯经济学和货币理论)。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三等奖优秀教案奖等荣誉。
为响应党中央加强教材建设,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号召,更好地满足当代大学生学习经济学的需要,清华大学成立了经济学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开展经济学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其中,《微观经济学》是重点教材之一。党的二十大后,我们对《微观经济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进行了大幅修订形成了现在的第三版。第三版不仅客观、准确地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是融入中国实践和中国素材,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也有助于深入认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逻辑和取得的成就,在增进对国情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以体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 本书与同类教材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 强调基础: 本书着重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文字叙述为主,尽可能避免使用较复杂的数学工具(数量表述以初等数学为主,必要的地方涉及少量的微积分),重要理论的数学处理大都放在附录中,以满足具有不同数学基础学生的不同需要。 (2) 对接前沿: 本书在内容安排上,参考了国外通行的教科书,并吸收了国内若干统编教材的优点,其中以较多的篇幅对微观经济学的新近发展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如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帮助大学生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 (3) 融合中国实践: 本书结合我国经济实践,在相关章节中总计开辟了多个课程思政专栏,包括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技术创新与新质生产力、新型生产要素与按要素贡献分配、有效市场与统一大市场...
第Ⅰ篇概论
第1章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1.1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3经济学的地位和作用
课堂自测
第2章市场机制
2.1市场和价格
2.2需求分析
2.3供给分析
2.4市场机制: 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
2.5政府干预的效应
2.6规范经济学的逻辑基础
复习思考题
课堂自测
第Ⅱ篇消费者行为与生产者选择
第3章消费者行为
3.1消费者偏好
3.2消费者均衡
3.3货币收入变化的影响
3.4价格变化的影响
3.5个人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本章附录: 需求理论的数学处理
复习思考题
课堂自测
第4章生产者选择: 技术、成本与收益分析
4.1厂商的定义和目的
4.2生产技术
4.3生产成本
4.4利润最大化原则
本章附录: 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数学处理
复习思考题
课堂自测
第Ⅲ篇完全竞争的市场: 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
第5章完全竞争的产量和价格
5.1完全竞争的基本假定
5.2产品市场的短期均衡
5.3产品市场的长期均衡
复习思考题
课堂自测
第6章完全竞争的要素价格和使用量
6.1要素的需求
6.2要素的供给
6.3要素市场的均衡
6.4资本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6.5欧拉定理
本章附录
复习思考题
课堂自测
第7章一般均衡与效率
7.1一般均衡的性质及存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