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
"配套: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参考答案、微课视频 试题库、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 "

作者:史健芳 主编,李凤莲 陈惠英 副主编

丛书名: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新形态教材

定价:6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649502

出版日期:2023.12.01

印刷日期:2025.01.20

图书责编:文怡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采用纸质教材+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模式,较全面地阐述了电路的基本理论,并适当引入电路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等效变换、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动态电路分析、非直流动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三相电路、频率响应、耦合电感电路分析、双口网络、非线性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14.0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等内容。每章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及习题,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进一步说明基本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类、计算机类等电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史健芳,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智能检测、智能信息处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电路分析基础”、“智能仪器设计基础”等课程。近5年发表论文近10篇。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校教学比赛一等奖、山西省教学改革二等奖等。主编电路分析、智能仪器设计方面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李凤莲,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电路分析基础”“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现代信号处理”等课程。近5年发表SCI源刊论文近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独著出版非平衡数据集分析及其应用方面的著作1部,第一主编出版教材1部,副主编参与出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部委级规划教材2部。陈惠英,太原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近5年发表教改论文3篇。主持山西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出版《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程》《基于multisim的电工电子技术》等教材3部。"

前言 “电路分析基础”是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为遵循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和教学的需求,编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以纸质教材+数字资源相结合的模式再版,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人才为目标。 本书纸质教材自成体系,内容完整。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遵从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充分考虑课程的衔接关系,合理统筹内容。首先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再引入动态元件,介绍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然后自然过渡到稳态电路,将重点、难点分散于各章节,便于学生掌握;同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理工科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加强了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内容。在叙述中力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对电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阐述详尽,对难点、重点深入分析和讨论,重要知识点精选适量例题及习题,加深读者对理论的理解。在例题和习题编排方面,强调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注重基础、加强应用,精选一定数量的与实际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尽量避免烦琐的计算,更适合理工科学生学习。 本书注重反映电路的发展方向,引入仿真软件Multisim 14.0对电路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初步熟悉现代电路的分析手段,提高应用计算机分析电路的能力。 本书数字资源顺应教学模式的改变,主要包含扩展知识及部分电子课件、习题答案、电路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成...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课件+大纲+其他数字资源

目录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

1.1电路与电路模型

1.2电路的基本变量

1.2.1电流与电压

1.2.2功率和能量

1.3基尔霍夫定律

1.3.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3.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4电阻元件

1.5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5.1理想电压源

1.5.2理想电流源

1.6实际电源的模型

1.7受控源

本章小结

习题

第2章电路的等效变换

2.1等效变换的概念

2.2电阻的连接

2.2.1电阻的串联

2.2.2电阻的并联

2.2.3电阻的混联

2.2.4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2.3电源的连接及等效变换

2.3.1电压源的连接

2.3.2电流源的连接

2.3.3电压源串联电阻与电流源并联电阻的等效变换

本章小结

习题

第3章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3.1图论基础

3.1.1图的基本概念

3.1.2树的基本概念

3.2基尔霍夫方程的独立性

3.3网孔分析法

3.4节点分析法

3.5回路分析法

3.6割集分析法(电子版)

3.6.1割集的有关概念

3.6.2割集方程的列写方法

3.7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电子版)

本章小结

习题

第4章电路的基本定理

4.1齐次定理和叠加定理

... 查看详情

"(1)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家国情怀人才为目标。
(2)在内容编排上,注重知识体系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遵从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充分考虑课程的衔接关系,合理统筹内容。
(3)在叙述中力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对电路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阐述详尽,对难点、重点深入分析和讨论,对重要知识点精选适量例题及习题,加深读者对理论的理解。
(4)在例题和习题编排上,强调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注重基础、加强应用,精选与实际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能力。
(5)注重反映电路的发展方向,引入Multisim 14.0仿真软件对电路进行分析,便于学生熟悉现代电路的分析手段,提高应用计算机分析电路的能力。
(6)配套资源丰富,包括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参考答案、微课视频、试题库、教学案例等,便于课堂教学和课后自学。"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