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2874
出版日期:2025.05.01
印刷日期:2025.05.20
图书责编:徐永杰
图书分类:教材
"《金融学基础》系统地介绍了信用、货币、利息的形成与功能;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的组织体系;货币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及金融风险管理的基础理论体系。创新点鲜明:①吸收了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及碳账户等较前端的金融创新内容,突出了普惠金融的特点,满足大众化阅读需求;②将重点内容和普惠金融需求相融合,以“即测即练”和“技能训练”的操作突出关键信息;③每个项目都提供了操作案例,帮助读者在模拟操作中反向思考基础知识的应用,培养处理现实经济问题的技能。 本书可作为中、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教学用书,银行及相关企业的岗位培训用书和普及金融知识的大众化读书。"
李生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教授。从事金融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35年。主编并出版《商业银行信贷分析与决策》《合作金融信贷》《银行会计清算系统实训》等,其中《商业银行信贷分析与决策》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三届“兴陇杯”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我国推行循环经济的现实思考》一文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参与完成省级课题2项,其中《西北地区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对策研究》获甘肃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我国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这一论断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金融系统注入传承传统、积极向上的文化基因,也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提升金融软实力、建设金融强国的前进方向。 以此为背景,我们从金融的本质属性出发,吸收金融创新的最新成果,以职业院校学生认知特点和普惠金融的大众化需求为基点,以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出发点,编写了《金融学基础》教学用书。 本书分项目编写,每个项目下按知识的关联性再细分为若干学习模块。全书共11个项目、35个模块,以突出“宽基础”的技能操作性。按18周安排教学计划,每周4学时,共72学时。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每个模块有明确的知识目标。介绍学习财经商贸类专业时应知的金融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学习和拓展学习提供理论积累。 (2)每个模块设定技能目标。尽可能提炼和基础理论相关的技能操作训练,以培养学生用基础理论分析认识经济金融现象的操作技能。 (3)提出思政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认识金融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为了培养学生对现实经济的观察思考习惯,并理性地用金融学基础原理解释、考量问题,教材提供了情境导入和案例导入,帮助学生体会理论和经济金融现实融合发展及创新的能力。 (5)受篇幅限制,教材内容的分层次设置。主干内...
项目1 货币与货币制度 / 1
模块1-1 货币形式的演变与货币形成 / 2
模块1-2 货币的职能 / 6
模块1-3 货币制度 / 10
项目2 信用与利息 / 18
模块2-1 信用的含义与作用 / 19
模块2-2 现代信用形式 / 23
模块2-3 利息与利率 / 32
项目3 金融机构体系 / 43
模块3-1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 43
模块3-2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 49
模块3-3 中国金融机构体系 / 54
项目4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体———商业银行 / 67
模块4-1 商业银行概述 / 68
模块4-2 商业银行业务 / 74
模块4-3 商业银行管理 / 86
项目5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核心———中央银行 / 96
模块5-1 中央银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 96
模块5-2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 101
项目6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 / 108
模块6-1 投资银行 / 109
模块6-2 保险公司 / 117
模块6-3 信托机构 / 125
...
真实的行业开发案例,
贴近实战的项目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