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2MT引起的先天恐惧性体温降低现象的神经机制

本书总结和推进了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相关领域内的同行专家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深化相关知识;本书可作为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范例帮助在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方法,以及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本书研究描述了小鼠上恐惧性体温下降发生的神经机制,可作为科普读物帮助普通读者和公众提高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

作者:刘灿
丛书名: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定价:69
印次:1-1
ISBN:9787302679615
出版日期:2025.03.01
印刷日期:2025.03.10

本书研究通过利用噻唑啉相关的先天恐惧诱导化合物2MT在小鼠上建立了一个恐惧性体温降低现象的行为范式。发现了2MT刺激引起的急性体温下降的现象由Trpa1基因所介导,且在体温下降过程中存在的急性的尾部血管舒张与体温下降的现象高度相关。我们进一步综合运用神经束逆向追踪技术、光遗传学、化学遗传学、神经毒素抑制、捕捉激活神经元群集系统(CANE)和组织学染色方法,揭示了后丘脑下核(PSTh)激活性的神经元接收侧臂旁核外侧部分(PBel)激活性神经元中继的2MT信息,并进一步传递到孤束核(NTS),引起2MT刺激下小鼠尾部血管舒张和体温下降现象的神经机制。读者对象:1.相关领域内的同行,本书总结和推进了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相关领域内的同行专家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深化相关知识。2.在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本书可作为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范例帮助在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方法,以及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3. 普通读者和公众,本书研究描述了小鼠上恐惧性体温下降发生的神经机制,可作为科普读物帮助普通读者和公众提高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

more >

摘要 在早期的观察中,人们在其他动物中发现了与人类类似的情绪表达,这使得在其他动物中进行对情绪的研究成为可能。恐惧就是这样一种已经在啮齿动物中被广泛研究的情绪。在神经科学领域,恐惧反应是指机体在遇到危险时所做出的一系列自发的防御反应和生理变化。恐惧所导致的体温变化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生理适应现象。因此,对恐惧性的体温变化现象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恐惧的本质。 恐惧性体温降低的现象最早是在实验兔子上观测到的,研究者们发现实验兔子会在受到约束刺激后出现耳朵温度升高,直肠温度降低的现象。之后,研究者们在啮齿类动物大鼠身上也观察到了约束刺激所导致的体温降低现象。同样,人类也常常用“毛骨悚然”这样表示寒冷的词来形容极端的恐惧感受,这说明这种恐惧性的体温降低现象是一种在生物进化中保守的本能行为。但是引起这种恐惧性体温降低现象具体的恐惧信号是什么,其感知途径是什么,其发生的神经机制是什么,以及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目前并不清楚。 本书利用体温记录系统记录了噻唑啉相关的恐惧诱导化合物2MT刺激下小鼠的体温变化情况,发现在野生型小鼠中,2MT可引起尾巴温度升高和体温降低现象,但在Trpa1-/-小鼠中却没有。2MT刺激引起野生型小鼠丘脑下旁核(PSTh)、外侧臂旁核外侧部分(PBel)和孤束核(NTS)的cfos表达增多。破伤风毒素轻链(TeLC)介导的PSThNTS神经通路的失活抑制了2MT刺激引起的体温降低现象。光激活PSThRNTS神经通路引发了急性尾巴温度升高和体温降低现象。此外,通过捕捉激活的神经元群(CANE),选择性地光激活2MT激活的PBel神经元会导致体温降低。相反,化学抑制PBel或PSTh中vGlut2阳性神经元或投射到PSTh的PBel神经元减弱了2MT引起的尾巴温度升高和体温降低现象。这些研究发现,PSTh是一个连接PBel和NTS的情绪性体温调节中枢,介导了2MT引起的先天恐惧相关的尾血管舒张和体温降低现象。 综上所述,本书建立了一个通过2MT诱导的急性恐惧性体温降低现象的行为范式。并通过对其背后神经机制的研究,确定了PBelPSThRNTS这一诱导先天恐惧性尾血管舒张和体温降低现象的神经通路。 关键词: 2MT; Trpa1; 先天性恐惧; 体温降低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泛癌症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组的深度...

刘阳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精细化城市雨洪模拟研究

曹雪健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等离子体调控燃烧过程的光学诊断和...

唐勇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稳态微聚束储存环纵向强聚焦研究

张耀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纳米空化核及其空化的理论与模拟研究...

高瞻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本文作者为神经生物学博士刘灿,现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从刘清华教授。博士期间多次赴日本筑波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并开展本书的部分研究。在读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生等荣誉。

  • 本书入选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适用的读者包括:1.相关领域内的同行,本书总结和推进了相关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有助于相关领域内的同行专家拓展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深化相关知识。2.在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本书可作为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范例帮助在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方法,以及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维。3. 普通读者和公众,本书研究描述了小鼠上恐惧性体温下降发生的神经机制,可作为科普读物帮助普通读者和公众提高科学认知和科学素养。

more >
  • 目录

    第1章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背景及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先天性恐惧信号及其感知

    1.3.2一类高效的捕食者气味分子

    1.3.3TRP离子通道

    1.3.4小鼠感知环境温度维持体温稳态的神经环路机制

    1.4研究方法

    第2章实验材料和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动物

    2.1.2重要实验设备与软件

    2.1.3重要试剂

    2.1.4病毒包装质粒

    2.1.5组织学染色抗体

    2.2实验方法

    2.2.1小鼠背部皮肤温度和尾巴温度记录

    2.2.2小鼠核心温度和小鼠活动距离的记录

    2.2.3遥感测温植入子的植入

    2.2.42MT或CNA刺激

    2.2.5病毒及神经束逆向追踪试剂的制备

    2.2.6脑立体定位注射

    2.2.7光纤包埋

    2.2.8光遗传学实验

    2.2.9化学遗传学实验

    2.2.10TeLC神经毒素抑制实验

    2.2.11捕捉激活神经元集群系统(CANE)的特异性标记

    实验

    2.2.12心脏灌流

    2.2.13免疫组化染色

    2.2.14双荧光原位杂交染色

    2.2.15荧光成像

    2.2.16细胞计数统计

    第3章捕食者气味分子2MT可引起小鼠急性体温降低

    3.1体温记录系统

    3.22MT刺激引起野生型小鼠急性尾巴温度升高和体温降低

    的现象

    3.3TRPA1激动剂CNA不能在野生型小鼠中引起急性体温

    降低现象

    3.42MT刺激诱导的野生型...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