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神经发育起源调控大脑新皮层功能图谱形成

2023年清华大学校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林阳
丛书名: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丛书
定价:89
印次:1-1
ISBN:9787302681137
出版日期:2025.03.01
印刷日期:2025.03.10

"大脑新皮层是进化的终端产物,执行一系列高级神经功能,其感觉神经元展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特性并形成功能图谱,这是大脑新皮层组织和功能的一个根本属性。然而在不同物种中,大脑皮层功能图谱的组成形式存在明显差异:在高等哺乳动物(如猫、猴等)皮层中,执行相同生理功能的神经元聚集排列在一起,形成聚集型(clustered)功能图谱;而在啮齿类哺乳动物(如小鼠、大鼠等)中,大脑皮层功能图谱则呈现出分散型(“salt-and-pepper”)模式。目前对大脑皮层功能图谱的发育起源和形成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本课题通过系统性分析大脑皮层功能图谱的形成机制、环路以及分子基础,并结合神经疾病状态下,大脑皮层功能图谱异常的排列形式,从神经元发育起源的角度揭示了大脑新皮层功能图谱的组装形式。 本研究结合谱系追踪、四通道电生理以及双光子在体成像技术,发现新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亲缘关系以及空间排布方式影响了其突触连接以及功能特性,进而调控了新皮层功能图谱的精准组装。具体体现在,由进行不对称、神经发生分裂的神经干细胞(radial glial progenitors,RGPs)所产生的姐妹神经元之间优先形成化学突触联系;而由进行对称、增殖分裂的RGPs所产生的表姐妹神经元之间则特异性地减少水平方向的突触形成。与之相符的,水平方向排列的表姐妹神经元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差异性,进而加剧了功能图谱的局部异质性,致使小鼠新皮层功能图谱表现为“salt-and-pepper”排列形式。此外,姐妹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存在较高的同步性,而表姐妹神经元自发活动相对独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敲除成簇原钙粘蛋白(clustered protocadherins,cPCDHs),消除了表姐妹神经元之间的功能选择差异,从而改变了大脑新皮层功能图谱的组成模式。此外,唐氏综合征小鼠大脑新皮层中因cPCDHs表达下调,导致同克隆神经元功能相似性增加,大脑皮层功能图谱出现相对主导表征。相反,敲除自闭症相关基因(Dyrk1a,Chd8,Fmr1),则会导致姐妹神经元不再作为一个功能单位执行相似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cPCDHs介导的谱系发生过程调控了小鼠新皮层功能图谱(“salt-and-pepper”)的形成。该研究为我们理解新皮层功能图谱形成的内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相关脑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more >

摘要 大脑新皮层是进化的终端产物,执行一系列高级神经功能,其感觉神经元展现出不同的生理功能特性并形成功能图谱,这是大脑新皮层组织和功能的一个根本属性。然而在不同物种中,大脑皮层功能图谱的组成形式存在明显差异: 在高等哺乳动物(如猫、猴等)皮层中,执行相同生理功能的神经元聚集排列在一起,形成聚集型(clustered)功能图谱; 而在啮齿类哺乳动物(如小鼠、大鼠等)中,大脑皮层功能图谱则呈现出分散型(saltandpepper)模式。目前对大脑皮层功能图谱的发育起源和形成机制仍不清楚。为此,本课题通过系统性分析大脑皮层功能图谱的形成机制、环路以及分子基础,并结合神经疾病状态下大脑皮层功能图谱异常的排列形式,从神经元发育起源的角度揭示了大脑新皮层功能图谱的组装形式。 本研究结合谱系追踪、四通道电生理以及双光子在体成像技术,发现新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亲缘关系以及空间排布方式影响了其突触连接以及功能特性,进而调控了新皮层功能图谱的精准组装。具体体现在,由进行不对称、神经发生分裂的放射状胶质干细胞(radial glial progenitors,RGPs)所产生的姐妹神经元之间优先形成化学突触联系; 而由进行对称、增殖分裂的RGPs所产生的表姐妹神经元之间则特异性地减少水平方向的突触形成。与之相符的,水平方向排列的表姐妹神经元呈现出明显的功能差异性,进而加剧了功能图谱的局部异质性,致使小鼠新皮层功能图谱表现为分散型排列形式。此外,姐妹神经元的自发活动存在较高的同步性,而表姐妹神经元自发活动相对独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敲除成簇原钙黏蛋白(clustered protocadherins,cPCDHs),消除了表姐妹神经元之间的功能选择差异,从而改变了大脑新皮层功能图谱的组成模式。此外,唐氏综合征小鼠大脑新皮层中因cPCDHs表达下调,导致同克隆神经元功能的相似性增加,大脑皮层功能图谱出现相对主导表征。相反,敲除自闭症相关基因(Dyrk1a,Chd8,Fmr1)则会导致姐妹神经元不再作为一个功能单位执行相似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cPCDHs介导的谱系发生过程调控了小鼠新皮层功能图谱(分散型)的形成。该研究为理解新皮层功能图谱形成的内在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相关脑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新皮层; 神经元谱系; 朝向选择图谱; 突触连接; 成簇原钙黏蛋白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泛癌症启动子区DNA甲基化组的深度...

刘阳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精细化城市雨洪模拟研究

曹雪健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等离子体调控燃烧过程的光学诊断和...

唐勇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稳态微聚束储存环纵向强聚焦研究

张耀
定 价:99元

查看详情
纳米空化核及其空化的理论与模拟研究...

高瞻
定 价:79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林阳,女,2023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从时松海院士,2017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博士期间主要关注于大脑新皮层功能图谱形成机制,以及疾病状态下(如自闭症、唐氏综合征)皮层神经元功能组织特性异常的发育起源。相关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在Cell Reports(两篇)和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上。在学期间曾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综合优秀奖学金(一等)、清华之友-生命学院瑞沃德明德奖学金等。

  • "本书聚焦大脑新皮层的组织特性与功能图谱,研究揭示了不同物种间功能图谱的显著差异,如高等哺乳动物表现为聚集型模式,而啮齿类动物呈现分散型模式。通过谱系追踪、四通道电生理和双光子成像技术,发现新皮层兴奋性神经元的亲缘关系与空间排布影响突触连接及功能组装,而成簇原钙粘蛋白(cPCDHs)则调控图谱的形成,并与唐氏综合征及自闭症相关基因敲除模型的异常密切相关。
    本书为深入理解新皮层功能图谱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为神经疾病研究和治疗开辟了新思路。适合作为脑科学及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与师生的重要参考资料。"

more >
  • 目录

    第1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选题背景及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哺乳动物大脑新皮层的结构组成

    1.3.2哺乳动物大脑新皮层的发育过程

    1.3.3神经元产生的谱系发生过程

    1.3.4大脑新皮层功能柱

    1.3.5大脑新皮层内功能连接

    1.3.6谱系相关神经环路组装

    1.3.7cPCDHs在神经元识别与突触连接中的作用

    1.3.8唐氏综合征

    1.4研究方法

    1.5本书结构

    第2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实验动物

    2.1.2耗材和试剂

    2.1.3实验试剂的配制

    2.1.4抗体

    2.2实验仪器

    2.3实验方法

    2.3.1MADM小鼠准备

    2.3.2基因型鉴定

    2.3.3小鼠子宫内胚胎注射

    2.3.4逆转录病毒制备

    2.3.5小鼠心脏灌流

    2.3.6免疫荧光染色

    2.3.7实时荧光定量PCR

    2.3.8蛋白质免疫印迹

    2.3.9小鼠开颅手术

    2.3.10OGB-1注射

    2.3.11视觉刺激、双光子钙成像以及数据分析

    2.3.12电生理记录

    2.3.13克隆三维重构

    2.3.14初级视觉皮层神经元功能图谱模拟

    第3章发育起源相关的神经元功能选择

    3.1标记新皮层中不同亲缘关系组成的克隆

    3.2不同亲缘关系神经元的功能特性

    3.2.1E13标记的克隆相关神经元有相似的朝向选择性

    3.2.2E11标记的克隆相关神经元有不一致的朝向选择性

    3.2.3不同亲缘关系神经元存在功能组成差异

    3.3神经元的朝向选择相似性与距离无关

    3.4小结和讨论

    第4章亲缘...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