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教学参考书是与《信息技术》初中版第1册和第2册教材配套使用的教师用书。 本书以每个实践任务为单元,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技能等方面,提出了本实践任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供参考的课时安排,分析了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中,为教师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经验与信息。 本书内容充实,对教学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在教法方面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供广大教师参考。
前言 由北京市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信息技术》初中版第1册、第2册教材,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 本教材是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内容,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主要指导,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模式进行编写的。每个单元中设计的实践任务,主要是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而设计的。 教材中的文字内容主要是面对学生,以便于他们自主学习。教材按知识模块(分两册)划分为8个单元,在每个单元中,按照“任务驱动”模式设计了不同实践内容。这些实践层层递进,将每个单元的教学知识点与教学要求蕴含其中,以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形式来完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辅导,教材在每个实践任务中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板块,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勇于实践,大胆尝试,通过完成“实践”任务感受探索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这些板块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模仿学习——“一起动手做” · 观察思考——“想一想”、“观察站” · 协作交流——“说一说” · 学习指导——“学习目标”、“一点通” · 实践创新——“试一试”、“各显神通”、“综合实践” · 阅读提高——“信息小灵通”、“读一读” · 学习总结——课后“小结”、“单元小结” 教材不是教师的教案,其内容不能反映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在教学要求上的差异,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所有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任务”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为完成任务的各个阶段设计不同的、富有创意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充满兴趣地去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
目录
第 1 册
第1单元生活在信息社会3
实践1采集身边的信息3
实践2纵览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4
实践3信息社会的生存与发展4
第2单元学会操作计算机6
实践1玩“纸牌”游戏——了解窗口与鼠标的使用8
实践2练就灵巧的双手——了解键盘,练习指法10
实践3操作“记事本”——学习汉字输入方法12
实践4绘制几何图形——“画图”的使用15
实践5描绘荷塘月色——巧用“画图”工具17
实践6展现立体艺术——综合运用“画图”工具19
实践7查询文件——浏览“资源管理器”21
实践8分门别类——文件/文件夹管理23
第3单元学用计算机编写文稿26
实践1记录生活片断——文档的输入与保存27
实践2编辑修饰日记——设置字符格式28
实践3拟定活动通知——段落格式的设置31
实践4编辑尊师请柬——文本框的使用33
实践5制作课程表——简单表格的制作34
实践6修饰课程表——表格的修饰35
实践7设置节日专栏——页面设置和分栏37
实践8编制吉庆贺卡——插入图片38
实践9设计环保刊头——艺术字和自选图形39
实践10编排图文并茂作品——图文混排41
第4单元上网浏览,收集信息43
实践1考察我们的地球——网页浏览43
实践2太空探险——信息收集46
实践3进入绿色地球村——访问新的网站47第 2 册
第5单元在网上搜索,交流信息51
实践1探索生命之谜——搜索信息52
实践2网络连接你我他——收发电子邮件55
实践3发送电子贺卡——在邮件中添加附件58
实践4管理电子邮箱——删除邮件,建立通讯簿6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