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88216
出版日期:2009.05.01
印刷日期:2009.04.21
图书责编:冯昕
图书分类:教材
人因学(Human Factors)研究的内容包括:工作优化问题的解决手段,实现人-机-环境最佳匹配的工具,全顾客满意产品设计的法则,使人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的保证……《工程和设计中的人因学》(第7版)是人因学领域的一本经典教科书,为广大师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地处理工程和设计中有关人的因素的核心知识和有效工具。本书的核心是论述人因学的问题,即研究“为人所用而设计”(Designing for Human Use)的问题。它把系统中的人作为着眼点,通过对人的生理、心理、感知、认知、工效和管理等方面的特性研究,提出了产品、设施、人机界面、工作场所及布局等内容的设计方法,以及差错预防与安全的理论、原则、开发步骤及方法,从而优化人与系统各要素(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人与设施、人与作业等)的关系,并达到最佳匹配,使产品开发、生产(或服务)和管理系统效率高、效果好、效益佳。本书从1957年的第1版至今,已经被国外许多知名大学作为核心教材使用。
人作为组织的组成者、工具的使用者、管理的实施者,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以人类的生理、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和能力为研究基础,以人-机-环境所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人-机-环境的最佳匹配为研究目标的人因学,一直是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日千里,许多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上提供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供过于求,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地步。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都认识到了人性化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设计的产品带来高附加值和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人因学的知识和理论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现在,在汽车、工具、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甚至枕头、床垫、剃须刀等的广告上,到处可见“human factors”以及“ergonomics”字眼,人因学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虽然人因学的有些内容被人们看做是“common sense" ,但是这些内容也存在着“common sense is not common”的问题,许多严重事故的发生就是与这些常识问题没有被注意、被重视起来有关。例如,三哩岛核电站事故的发生,突出体现了控制室中人因学考虑不足的后果。总之,科学越是发展、技术越是先进,人的作用就越显著,以“design for human use”为宗旨的人因学的需求就会越旺盛。人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不但是工业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任何其他学科,特别是工程学科的人员应该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只有学习并有效应用人因学,才能保证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健康、舒适和安全。 作者Mark S. Sanders和Ernest J. McCormic...
1 人因学与系统31.1 人因学的定义3
1.2 人因学的历史5
1.3 人因学专业8
1.4 需要人因学的场合11
1.5 系统12
1.6 本书的覆盖范围17
参考文献17
2 人因学研究的方法论19
2.1 概述19
2.2 选择研究背景21
2.3 选择研究变量23
2.4 选择被试24
2.5 收集数据26
2.6 分析数据26
2.7 研究中的标准量度28
2.8 研究标准的要求30
2.9 人员可靠性32
2.10 讨论34
参考文献34
第2部分 信 息 输 入
3 信息输入与处理393.1 信息理论39
3.2 信息的显示42
3.3 信息的编码44
3.4 相容性47
3.5 信息处理模型50
3.6 感知51
3.7 记忆54
3.8 决策56
3.9 注意57
目录工程和设计中的人因学(第7版)3.10 年龄与信息处理62
3.11 脑力工作负荷63
3.12 信息革命中的人因学69
参考文献70
4 文字、图表、符号和代码76
4.1 视觉形成过程76
4.2 视觉能力77
4.2.1 调节能力77
4.2.2 视敏度78
4.2.3 对比敏感度80
4.2.4 影响视敏度和对比敏感度的因素82
4.2.5 适应83
4.2.6 颜色辨别83
4.2.7 阅读84
4.2.8 感知84
4.3 文本: 硬拷贝85
4.3.1 印刷样式85
4.3.2 大小88
4.3.3 大小写90
4.3.4 布局90
4.3.5 阅读容易度91
4.4 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