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我国现行有关婚姻家庭亲属关系法律法规以及《侵权责任法》等为基础,参考全国人大常委会曾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 》安排的体系和最高人民法院反复讨论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编写而成。本书改正了以往一些老材料中有误的观点,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司法实践以及法学研究的成果,分析了性别比例失衡、大龄男女的制度成因以及夫妻忠诚协议等新型法律问题。 本书切合我国实际地讲解了婚姻家庭亲属法学体系,适合法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使用,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士自学之用。

      前 言               刚刚进入新千年不久,我国就修订了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至今,有将近十年了。近十年间,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了三个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和两个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等相关的司法解释。为了配合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在新修改的婚姻法颁布后,笔者在2001年主编了一套七卷本的《新婚姻法专家指导丛书》,在法律出版社出版。2003年,笔者又与他人合写了《婚姻家庭法新论》一书,在法律出版社出版,受到十几所大学师生的欢迎,曾创造了两年内九次印刷的成绩。同时,还在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了《婚姻家庭法典型判例研究》。2005年12月,根据当时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新的司法解释,笔者主编了《亲属法与继承法论》,在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四川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也先后印刷了十多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些书目前都已经过时了。   目前,适逢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一套新的,力争适合于未来10年的婚姻家庭法的专著性教材。同时,也由于笔者还没有独著过这方面的专著性教材,笔者欲借此书实现这一愿望。   当笔者将能够收集到的有关专著教材收集齐备,准备动笔写作的时候,笔者发现案头竟已有: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后以及最新婚姻家庭亲属法教本共三十多种。这些书各具特色,令笔者目不暇接,有点考验笔者的鉴赏力。但作为专著或教科书,笔者认为,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要紧贴社会现实,特别需要注重实际应用。   鉴于此,本书首先在理论和体系上,力争博采众家之长,摒弃众家之短。例如,本书特别纠正了许多专著和规划教材中错误地把我国现行的法定夫妻财产制由“...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婚姻家庭亲属法学原理 1

第一节  学科概念和研究对象 2

第二节  婚姻家庭亲属法的概念

及其演变 3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特征

和名称 3

二、亲属法的概念和定性 4

三、由婚姻家庭法向亲属法的

部分回归 5

四、以婚姻家庭亲属法命名的

必要性 7

第三节  婚姻家庭亲属法的调整对象 8

一、婚姻的概念及其与终身同居的

区别 8

二、家庭的概念及其与户的区别 9

三、亲属的概念 10

四、婚姻家庭亲属的本质及其存在的

历史必然 11

第四节  婚姻家庭亲属法律与制度 13

一、婚姻家庭亲属法律与制度的

关系 13

二、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3

三、我国古代的亲属制度 14

四、亲属立法形式的沿革 14

五、婚姻家庭亲属法在我国现行

民法中的地位 16

第五节  我国亲属法的渊源及其适用 17

一、保护婚姻家庭的宪法原则的施行

及其存在问题 17

二、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的直接

引用 17

三、行政法、刑法、劳动法与亲属法

实施的保障 18

四、诉讼法对婚姻家庭亲属法实施的

程序保障 19

五、婚姻法的实施与相关国际条约的

遵守 20

第六节  亲属法律关系与亲属身份权 20

一、身份权的内涵、特性及其

与人格权的区别 20

二、亲属人格权、绝对和相对身份权

及财产权 22

三、单独存在的绝对亲属身份权

不包含相对权 23

四、相对亲属身份权与绝对亲属

身份权的关系 23

五、亲属身份在一方死亡后的

绝...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