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微观经济学(第8版)(上册)

作者:李明志

定价: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48804

出版日期:2011.03.01

印刷日期:2011.02.22

图书责编:徐学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由美国韦尔兹利(Wellesley)学院凯斯教授和耶鲁大学菲尔教授合作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8版)——微观经济学》是美国各大学普遍采用的经济学教材之一,在美国国内使用过该教材的学生已超过100万人。两位作者分别获得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是著名的经济学家。该书以极其简朴易懂的语言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重点阐述了消费者、厂商理论以及市场失灵和政府的作用。 该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低年级学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也可供广大经济学爱好者阅读学习。

从本书首版发行到现在的第8版,我们的目标始终如一,那就是让同学们对经济的运行以及经济学的魅力着迷。不论是哪个版本,总是这样开头: “对经济学的学习应当从一种好奇的感觉开始。”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完本书之后可以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且知道市场的成功之处以及它可能存在的缺憾。我们还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到,关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当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一话题,目前尚存在较大争议。不过,这一争议也恰好为本书组织结构的安排提供了参考。 一本好的经济学教科书应当紧扣最新的经济问题。自本书第7版问世以来,经济形势已发生了巨大转变。受2001年衰退和“9·11”事件的影响,到2003年,美国经济已失去了大约300万个就业机会。高新技术类股市的崩溃使得标准普尔指数下降了约45%,这意味着数以万亿计的美元资产在短期内蒸发了。美军对阿富汗、伊拉克的入侵,以及国际恐怖主义的猖獗更加剧了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 自2003年夏季开始,某些大的经济问题正在发生变化。在其中一些转晴的同时,另外一些变得更糟了。截至2006年年初,美国新增了超过500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从2003年的6.3%下降到了4.8%。2005年8月,卡特里娜飓风席卷新奥尔良和墨西哥湾的部分地区,造成1500人死亡,无数的家庭和企业被摧毁,损失总额超过750亿美元,这一地区的经济几近毁灭。与此同时,中东局势的紧张加之飓风造成的这一地区炼油能力的下降将原油价格推高到每桶70美元。 当本版付梓之时,几个经济热点问题正在成为头版头条。首先是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美国每个月从中国进口约200亿美元的商品或者服务,而对中国的出口仅为40亿美元...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部分经济学引论

第1章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

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

1.1.1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1.1.2了解社会

1.1.3了解国际事件

1.1.4做一个明智的选举人

1.2经济学的范围

1.2.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2.2经济学的不同领域

1.3经济学的方法

1.3.1理论和模型

1.3.2经济政策

1.4一个起点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附录A如何读懂图表

第2章经济问题: 稀缺和选择

2.1稀缺,选择和机会成本

2.1.1单人经济中的稀缺与选择

2.1.2在两人或多人经济中的稀缺和选择

2.1.3生产可能性边界

2.1.4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2.1.5经济问题

2.2经济系统

2.2.1计划经济

2.2.2自由放任的经济: 自由市场

2.2.3混合系统体系,市场和政府

2.3前瞻

总结

术语和概念回顾

习题

第3章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

3.1厂商和家庭: 基本的决策单位

3.2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一个循环流程

3.3产品市场上的需求

3.3.1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3.3.2价格和需求量: 需求法则

3.3.3决定家庭需求的其他因素

3.3.4需求的变化与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3.3.5从家庭需求到市场需求

3.4产品市场上的供给

3.4.1价格和供给量: 供给法则

3.4.2供给的其他决定因素...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