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6元
印次:3-7
ISBN:9787302423713
出版日期:2016.03.01
印刷日期:2022.01.06
图书责编:孙晓红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12章,在理论方面以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理念阐述了有关审计的起源、组织体系与审计规范、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程序、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等方面的内容;在审计实务部分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业务循环法,结合大量审计实例,阐述与财务报表鉴证业务相关的内容;最后介绍了注册会计师的其他鉴证业务与相关服务业务。各章均配有导入案例、学习目标及关键概念、小结与复习思考题等。与教材相配套的网上资源包括习题集、课件等。 本书充分借鉴国内外出版的审计学经典教材的优点,由长期从事高校审计教学与研究的教师编写,可作为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生学习审计学的教材,也可供广大会计审计实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杨昌红,女,会计学教授,会计学硕士。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教师,主讲“审计学”、“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等课程。曾经在《财会研究》、《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会计之友》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先后参加编写《审计学基础》、《审计学》、《企业内部审计技术》等著作教材多部。
前 言 《审计学》(第三版)以国家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以及2012年1月1日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正式实施的38项新审计准则为主要依据,结合现代审计理论和实践的新成果,对《审计学》(第二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修订。 自《审计学》(第二版)出版以来,国内外审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体现与国际惯例趋同的原则,自2010年到2014年,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审计的新规范。2010年4月,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和保监会五部委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0年1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和发布了多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3年8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新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 2013年12月28日新《公司法》颁布;2014年1月,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1号——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一般规定》;2014年1~3月,财政部发布了七项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这些准则和法规直接影响着我国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变化。 为及时体现这些新法规和新要求,我们对《审计学》(第二版)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修订,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将原书14章整合删减,变为12章,对第一~六章审计理论部分,每章都进行了程度不等的修改、完善。对第七~十章审计实务部分,以制造业的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生产与存货循环为例阐述各业务循环的审计,具体实质性程序按照认定、审计目标和审计程序的关系,以审计工作底稿形...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一、政府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
二、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4
三、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5
四、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 7
第二节 审计的基本概念 8
一、审计的含义 8
二、审计的本质 9
三、审计对象和审计目标 10
四、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11
第三节 审计的基本过程 13
一、接受业务委托 13
二、计划审计工作 13
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13
四、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14
五、编制审计报告 14
第四节 审计的种类 14
一、审计的基本分类 14
二、审计的其他分类 15
本章小结 17
复习思考题 17
第二章 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 18
第一节 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 19
一、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19
二、我国政府审计规范 20
三、政府审计的特征 20
第二节 内部审计组织与内部审计规范 21
一、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21
二、我国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规范 22
三、内部审计的特征 23
第三节 民间审计组织与注册会计师执业
准则体系 23
一、民间审计组织及人员 23
二、审计准则 27
三、民间审计的特征 34
第四节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35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35
二、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原则
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7
三、应对不利影响的防范措施 39
本章小结 40
复习思考题 40
第三章 计划审计工作 42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目标 43
一、财务报...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