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玉玲、张晓宾、靳永军
定价:5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94991
出版日期:2025.08.01
印刷日期:2025.07.10
图书责编:王定
图书分类:教材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发展需求,引导他们深入自我认识、全面认知世界,尽早确立清晰的生涯发展目标,以实现自主性、独特性和高质量发展。全书分为两部分共12章,其中,第一部分(第1章~第5章),介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主要包含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自我认知与内在探索、专业认知与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等;第二部分(第6章~第12章),介绍就业指导相关知识,主要包含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途径选择与确立、就业心理分析与调适、就业信息整理与运用、求职材料准备与制作、求职技巧与职场礼仪、就业程序与权益保护等。 本书在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同时,既有系统的知识讲解,又增加了丰富的案例和课堂互动活动设计,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可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青年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方面的参考书。"
曹玉玲,女,汉族,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教授,西安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1994年7月进入西安工业大学从事学生工作,先后任西安工业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长期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担任西安工业大学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课程建设、业务指导等相关工作。曾获得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曾在核心刊物公开发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等相关论文10余篇,参编相关教材7部,主持、参与省校学生工作课题、项目30余项。
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大学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黄金阶段,关系到个人未来职业走势和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凸显,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分析、自我认知和职业分析,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按照自己的目标有条不紊地持续努力,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不断拓展自己的综合素养,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基于此进行编写。 全书可分为两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第1章~第5章)聚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部分(第6章~第12章)专注大学生就业指导。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 目标导向,步步为营。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环境下,以明确的职业目标为指引,按照“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的逻辑思路...
第1章 谋定而动: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1
第一节 人生发展与人生需求 2
一、人生发展阶段 2
二、人生需求与人生价值 4
三、大学阶段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5
第二节 职业与职业生涯 8
一、职业的含义 8
二、职业生涯的含义 10
三、人生需求的满足与职业生涯的关系 15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 17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18
二、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1
思考与讨论 25
第2章 得心应手:自我认知与内在探索 26
第一节 自我认知 27
一、自我认知的概念 27
二、自我认知的意义 28
三、自我认知的途径与方法 29
第二节 性格探索 31
一、性格与职业性格 31
二、MBTI性格探索方法 33
三、MBTI的十六种性格类型 38
第三节 兴趣探索 42
一、兴趣与职业兴趣 42
二、兴趣探索的方法: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44
第四节 能力探索 48
一、能力与职业能力 48
二、能力探索的方法 53
第五节 价值观探索 57
一、价值观的概念 57
二、价值观的类型 57
三、价值观的作用 59
四、职业价值观 60
五、职业锚测试 61
六、工作价值观量表 62
思考与讨论 64
第3章 胸有成竹:专业认知与职业探索 65
第一节 专业认知 66
一、了解我的所学专业 67
二、专业初体验 70
第二节 职业认知 72
一、了解职业的分类 72
二、了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