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赵昱鲲、彭凯平
定价:78元
印次:1-7
ISBN:9787302621546
出版日期:2024.04.01
印刷日期:2025.06.24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教材
《清华积极心理学十六讲》是由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课堂讲义整理而成,旨在普及积极心理学基础知识,进而使学习者具有积极心理学工作领域所必需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内容包含:美好人生、幸福、品格优势与美德、习得性乐观、积极情绪、亲社会心理与行为、人际关系和沟通、亲密关系、福流、积极动机、价值观与意义、积极自我、坚毅与自律、创造力与美、积极身心、积极心理学应用。适合心理学专业师生用作教材,以及对心理健康、心理疗愈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学习。
"赵昱鲲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IPPA)顾问委员,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清华—北大—伯克利”联合培养心理学博士。著作包括《消极代的积极人生》《自主教养: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译作包括《持续的幸福》《园丁与木匠》《终身幼儿园》。彭凯平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曾任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主任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国际积极心理学协会(IPPA)顾问委员,国际积极教育联盟(I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两位作者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开设“积极心理学”MOOC课程,2019年获评清华大学“优秀慕课奖”,2023年获评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前 言 最近几年,积极心理学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在教育、传播、文化、社会治理、社会心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管理和家庭关系等诸多领域开始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总体来说,积极心理学将目光瞄准了人类的幸福、美德、助人、意义等正向的心理活动,特别强调人类的品格优势与美德,并用科学的方法建构这个学科最根本的价值主张——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提供力量。 积极心理学在我们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与积极心理学自身阳光明媚的学科特质有关,更离不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时代的机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主张与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崛起的需求相契合。 作为中国最早将积极心理学进行系统性研究与推广的学术机构之一,清华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个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六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组织了很多培训与实践工作来推动积极教育、积极企业、积极家庭、积极社区、积极社会心态等应用项目,成果斐然。以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为主要代表的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科研与实践应用团队亦成为中国积极心理学学科建设的一股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团队的各项工作也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清华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作出了许多贡献。 在上述诸多工作中,有一项工作一直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就是关于清华大学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与培训的建设工作。为什么我们对这项工作如此重视呢?诱因之一是全球流行起来的“幸福课”。众所周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国内影响力最大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是泰勒·本-沙哈尔博士的“哈佛幸福课”。很多人都是经由这门课开始知道了还有积极心理学这一门学科的。客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