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76317
出版日期:2024.12.01
印刷日期:2025.06.19
图书责编:刘杨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系统介绍了智能视频检测与识别中的主要原理、方法和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特别是检测与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和公共安防领域的应用,是目前人工智能**的落地场景应用。引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信息和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同时为人们生活的安全便捷提供了保障。本书按照技术应用分为检测篇和识别篇,检测篇包括视频目标检测、无人机对地目标检测、人脸检测、行人检测、车辆检测、异常检测;识别篇包括人脸识别、行人再识别、行为识别、场景文字识别与车牌识别。系统介绍了相关的算法和实现过程,内容丰富,既阐述方法原理,图文并茂;又贴近实际应用,是本领域的学者、研究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极具参考价值的一部介绍相关科学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的图书。
王生进,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信息认知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所长、媒体大数据认知计算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行人再识别、多模态机器人脑计算与协作机器人。参与制定行业和国家标准7项。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2006、2021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2018年获国际模式识别学会ICPR2018**论文奖;2019年获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二等,2019年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202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前言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 35号)。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 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也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格局。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中提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构建公共安全智能化监测预警与控制体系。围绕社会综合治理、新型犯罪侦查、反恐等迫切需求,研发集成多种探测传感技术、视频图像信息分析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安防与警用产品,建立智能化监测平台。加强对重点公共区域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或城市开展基于人工智能的公共安防区域示范”。智能视频检测与识别技术是上述任务的技术基础。 智能视频检测与识别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以及近两年出现的大模型技术,通过对场景视频图像进行感知,判断背景和目标,并分析前景目标的属性和状态,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以及跨域出现的目标轨迹。应用系统具有多种视频内容分析的功能,通过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
第1章视频目标检测
1.1视频目标检测概述
1.1.1视频目标检测的数据集
1.1.2视频目标检测的研究思路
1.1.3视频目标检测的应用场景
1.2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目标检测
1.2.1静态目标检测方法
1.2.2视频目标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无人机目标检测
2.1无人机目标检测概述
2.1.1无人机目标检测的挑战
2.1.2无人机目标检测数据集
2.2无人机目标检测的一般思路
2.3无人机目标检测方法
2.3.1基于图像切分的无人机目标检测
2.3.2基于尺度自适应特征的无人机目标检测
2.4无人机目标检测应用示范
参考文献
第3章人脸检测
3.1人脸检测概述
3.1.1人脸检测的应用需求
3.1.2研究人脸检测的基本方法
3.2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人脸检测
3.2.1一种常用的人脸检测方法框架
3.2.2原理设计
3.2.3人脸检测测试
3.3人脸检测应用实例
3.3.1人脸识别
3.3.2虚拟眼镜佩戴
参考文献
第4章行人检测
4.1引言
4.2基于手工设计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
4.2.1基于通道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
4.2.2基于形变模型的行人检测方法
4.2.3基于非相邻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
4.3非端到端深度行人检测方法
4.3.1非端到端行人检测方法分类
4.3.2基于多层通道特征的行人检测方法
4.4端到端深度行人检测方法
4.4.1两阶段行人检测方法
4.4.2单阶段行人检测方法
4.4.3基于掩膜引导注意力网络的行人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车辆检测
5...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