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段羽、刘玉珍、韩风毅、丁勇、刘欣伟、李莹、李一楠、刘锡庭、白志超
定价:7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75891
出版日期:2024.12.01
印刷日期:2025.01.13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教材
本教材为基于国产自主化软件平台BIMBase 建模软件(含Pro+Lite)与PKPM-BIM 软件三维建模与应用类的教材。该教材的编写定位在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教学需求上,力求通过国产自主化软件平台深入讲解结构、建筑、水、暖、电、异形构件、装配式建筑构件的LOD350 以上精度建模方法。 本书共8 章内容,第1 章从BIM 技术概念、特点及发展形势展开剖析;第2 章重点介绍了国产自主化软件平台BIMBase 的发展、优势及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与案例;第3 章介绍了BIMBase平台的基础功能;第4~8 章以BIMBase 平台衍生的PKPM-BIM 软件为基本工具,结合案例工程,以施工工艺流程为切入点,深入讲解了建筑、结构、机电工程、装配式工程的建模方法。 本教材适用于本科院校及高职院校土木工程、智能建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给排水科学等“大土木、大工程”行业领域相关专业,为BIM 技术基础建模类相关课程与实训环节开展国产自主化软件代替国外软件教学的必要教材。本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建筑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以及BIM 相关培训用书。
段羽,男,33岁,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高级技师,现就职于长春工程学院BIM技术产业学院。吉林省技术能手,吉林省建筑业协会BIM技术专业委员会入库专家,教育部“1+X”建筑信息模型结构工程全国师资专家,中国二冶特聘专家顾问。参与编写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主持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主持横向课题5项;荣获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5篇;申请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外观专利1件、软件著作权3件;出版学术专著1部、编写教材1部(《BIM技术基础》)。荣获“龙图杯第九届全国BIM大赛”三等奖。指导吉林省“互联网+”大赛获银奖一项、铜奖两项,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6项。
前 言 在当今建筑行业中,以建筑信息模型(BIM)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正逐步从“概念探索”阶段迈向“价值创造”阶段。随着数字孪生、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BIM 技术不仅仅是建筑项目中的工具, 更是建筑业数据驱动转型的核心“数据仓库”,通过将建筑的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中的信息高效集成和协同,为行业带来降本增效的深远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调要推动建筑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增强建筑业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尤其是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中,BIM 技术与大数据、AI 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正逐步推动建筑行业从传统模式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模式转变。BIM 不仅仅是三维建模的工具,它还通过与物联网、AI 等技术的深度结合,赋能建筑全产业链,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精细化管理与控制。 作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之一,BIMBase 平台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旗下的北京构力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依托多年科研积累和实际应用经验,已经成为国内 BIM 技术的代表性产品。BIMBase 平台通过其先进的几何引擎、协同引擎和数据集成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建模、精细化管理和跨专业协同作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支持建筑、结构、机电、装配式建筑等多领域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维。BIMBase 不仅突破了我国建筑业对国外 BIM 软件的依赖,还广泛应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BIMBase 与 PKPM-BIM 系统形成的协同解决方案,已在国内多...
第1 章 BIM 基础 1
章引 1
1.1 BIM 技术概述 2
1.1.1 BIM 技术概念 2
1.1.2 BIM 技术常用术语 2
1.2 BIM 技术特点 3
1.2.1 三维层级特点 3
1.2.2 数据层级特点 4
1.3 BIM 技术国内外发展 4
1.3.1 BIM 技术在国外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4
1.3.2 BIM 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现状 5
第2 章 BIM 应用软件 7
章引 7
2.1 BIMBase 介绍 8
2.2 BIMBase 应用与发展现状 9
2.3 BIMBase 建模软件工程应用 11
2.3.1 建筑 14
2.3.2 电力 15
2.3.3 交通 17
2.3.4 化工 18
第3 章 基本建模 23
章引 23
3.1 BIMBase 软件操作基础介绍 24
3.1.1 运行环境 24
3.1.2 启动界面 24
3.1.3 用户操作界面 26
3.2 通用操作 34
3.3 编辑环境 41
3.3.1 临时坐标系 41
3.3.2 交互机制 42
3.4 图元建模 43
3.4.1 图形 43
3.4.2 线编辑 49
3.4.3 平面 52
3.4.4 实体 54
3.4.5 造型 56
3.4.6 布尔运算 61
第4 章 结构专业建模 63
章引 63
4.1 基本建模操作 64
4.1.1 参照图纸管理 64
4.1.2 创建标准层 66
4.1.3 绘制轴网 67
4.1.4 轴网识别建模 69
4.2 结构柱建模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