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介绍了能源、大气、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方面的主要环境问题,利用化学原理解释了引起有关环境问题的机制,并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影响的联系。 本书适合具有普通化学知识的学生使用。可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探索和研究自然界能量流动、温室效应、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空气污染、水污染、有毒化学品以及酸雨等问题,学习如何利用化学基本原理解释环境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本书内容丰富,文笔简练,从区域到全球范围,从历史的和未来的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反映了最新发展。本书特点是完美地将化学原理与人们关注的环境问题相结合,解释了相关环境问题的化学根源。 本书可用作高度院校环境化学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环境、化学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是为阐述环境化学方面的知识而编写的。它不只是陈述方法,也不是对污染物质及其相应的治理办法进行简单的分类,其主旨是要深化读者的化学与环境方面的知识,同时说明怎样运用化学知识去了解和认识我们周围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在《环境化学》第1版出版后的6年间,环境科学快速发展。在第2版中,我们对正文以及图表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材料都进行了更新。(考虑到环境科学较快的发展速度,我们将在我们的网站http://www.prenhall.com/spiro2上对相关内容予以更新。)在第1版的《环境化学》中我们已经纳入了一些新的研究内容(例如: 海洋化学与无机碳环(见12.2节),氧气层的进化过程(见13.2节)),第2版中补充了一些我们过去没有涉及的新内容,其中包括: 基因修饰芯片技术(见16.3节),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隔离技术(第2章策略2.1、第12章基本原理12.1),以及石油添加剂MTBE对饮用水污染的研究(见10.4节,第11章11.1b,第14章14.4b)。 本书可用作环境化学课程的教材,安排1至2个学期进行讲授。如果只有一个学期的授课时间,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重点的章节讲授; 若有两个学期的授课时间,那么就可以讲解重点章节以外的内容和研究讨论诸多相关的基本原理的问题。同时本书也可用作环境科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第2版与第1版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对原有的基础化学知识作了改编和扩充,从而能够使读者更易于接受; 对于文中探讨的问题的相关背景知识,我们把它们单独归纳到“基本知识”这一部分。我们在书中增加了另外的一些基础性内容,以供没有接受过大学化学课程训...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出版前言1

译者序3

前言5

引言7

第Ⅰ部分能量

第1章能量的流动和提供

1.1能源及可持续性

1.2自然界的能量流动

1.3人类的能量消耗

1.4人类的能源

第2章化石燃料

2.1碳循环

2.2化石燃料的来源

2.3燃料能

2.4石油

a. 合成与精炼

b. 优势

c. 不利

2.5天然气

a. 优势

b. 不利

2.6煤

a. 优势

b. 不利

2.7脱碳

a. 分离

b. 存储

第3章核能

3.1原子核、同位素和放射性

3.2自然界中的放射性同位素

3.3衰变链: 关于氡的问题

3.4放射性: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a.  α射线

b.  β射线、γ射线和中子

3.5辐射暴露

3.6裂变 

a. 加压轻水反应堆

b. 同位素分离

c. 增殖反应堆

d. 后处理

3.7核动力的危害

a. 反应堆安全: 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

b. 武器扩散

c. 核废料处理

3.8核动力会成为未来世界的一部分吗?

3.9核聚变

a. 聚变反应

b. 聚变反应堆

c. 聚变反应会是未来的一种能量来源吗?

第4章可再生能源

4.1日光供暖

4.2太阳能发电

4.3光电电流

a. 光电池的原理

b. 光合作用与光电化学

4.4生物质能

a. 从生物质中提取乙醇

b. 从生物质中提取甲烷

4.5水力发电

4.6风力

4.7海洋能

4.8地热能

第5章能量的利用

5.1热机效率

5.2燃料电池

5.3空间供热、废热发电

5.4电的储存: 氢的经济价值...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