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11375
出版日期:2005.08.01
印刷日期:2006.09.12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从分析汽车传动系的发展状况为起端,系统叙述汽车离合器结构的发展及其未来的趋向,指出离合器产品应具有的功能和对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书着力于介绍为培养和提高离合器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 离合器及其操纵系统的结构知识、设计理论、设计理念及方法,有关离合器试验和离合器的故障分析及排除等。 本书对离合器及其操纵系统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都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其中重点介绍有一定难度的膜片弹簧和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计算理论、方法和思路,并附有算例,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双质量飞轮及电控离合器也有较详细的说明。 本书写作力求说理清楚,适合从事离合器产品开发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阅读,对研究生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广大汽车爱好者如果想了解汽车传动系及离合器本身,阅读本书也会有所裨益。
本书是在原汽车设计丛书中《离合器》(人民交通出版社,1981)一书的基础上,参阅了近期国内外有关离合器设计方面的主要书籍和资料,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这方面教学、设计、科研方面的经验编写而成的,内容已较先前有了较大的改进、充实,深度上也有提高。 汽车离合器看似结构简单、工作原理浅薄,但是其结构的发展却经历了上百年,融合了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才达到现今的地步。其设计理论也从传统的机械、力学领域深入到热、电、材料、控制等众多学科领域。今天,技术已发展到电子化、信息化,离合器的发展也面临着用新的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对此,本书在内容上也力求有所反映。我国的汽车工业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先进国家相当落后,虽然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新产品、新技术,但是对传统技术的消化掌握还有一段距离。应该充分了解传统结构和设计技术的重要性,因为它是基础。这也是本书编写的重点所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东风汽车传动轴有限公司苏州汽车配件分公司及分公司领导刘爱民、顾建苏高级工程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季学武博士、博士研究生陈涛以及南京汽车厂袁念诗高级工程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前七章由清华大学徐石安编写,第8章由中国农业大学江发潮博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编写。由于编写者水平有限,对国内外技术的理解可能有不全面或错误之处,希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正。希望本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广大有关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读者能从中获益,得到启发,使我国离合器的自主开发能力及产品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
1.1传动系1
1.1.1概述1
1.1.2机械式传动系统3
1.1.3自动传动系统4
1.2汽车离合器9
1.2.1概述9
1.2.2汽车离合器结构的发展9
1.2.3摩擦式离合器的基本结构原理11
1.2.4摩擦式离合器的分类和基本要求12
2摩擦式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及工作特性14
2.1摩擦式离合器的结构型式14
2.1.1周置弹簧离合器14
2.1.2中央弹簧离合器21
2.1.3膜片弹簧离合器24
2.1.4双片离合器30
2.1.5斜置拉式螺旋弹簧离合器34
2.1.6金属陶瓷离合器 35
2.1.7湿式离合器37
2.2离合器的工作特性39
2.2.1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及滑磨功计算40
2.2.2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48
2.2.3离合器的热负荷49
3摩擦离合器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54
3.1基本公式54
3.1.1离合器转矩容量54
3.1.2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56
3.2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57
3.2.1摩擦片外径D的确定57
3.2.2离合器后备系数β的确定58
3.2.3单位压力p的确定59
3.3汽车离合器磨损寿命的计算60
4离合器零件的结构选型及设计计算63
4.1从动盘总成63
4.1.1从动盘的结构和组成 63
4.1.2从动盘总成设计65
4.1.3从动盘摩擦材料73
4.2压盘和离合器盖75
4.2.1压盘设计75
4.2.2离合器盖设计84
4.3离合器的分离装置85
4.3.1分离杆85
4.3.2分离轴承及...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