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61820
出版日期:2008.09.01
印刷日期:2008.09.08
图书责编:梁颖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作为王秉钧主编的《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的配套教材,针对11章基本内容,逐章节引领认知思路,使读者明晰重要定义与概念,注重剖析主要技术的理论实质与物理机理。各章节有机穿插了与知识点相应的足量基本例题与典型应用例题,共180例。 本书适于高校通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研究生作为辅助教材;也可供教师备课、工程技术人员和考研参考。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新坐标高等理工教材与教学资源体系创新与服务计划”的一个重要项目。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产业迅速发展,加速了技术进步和市场的拓展,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变化,这个变化必然反映到高等学校的定位和教学要求中,也必然反映到对适用教材的需求。本项目是针对这种需求,为培养层次化和多样化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提供系列教材。 “新坐标大学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面向全国教学研究型和教学主导型普通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本科教学,覆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体现培养知识面宽、知识结构新、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的人才的需要。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可概括如下: 1 教材的类型、选题和大纲的确定尽可能符合教学需要,以提高适用性。教材类型初步确定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拟按电子信息大类编写,以体现宽口径; 专业课包括本专业和非本专业两种,以利于兼顾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扩展知识面的需要。选题首先从目前没有或虽有但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材开始,逐步扩大。 2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础知识的提炼与更新,反映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基础,又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 3 重视工程性内容的引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能力。工程教育是多方面的,从教材的角度,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手段的发展,为学生建立工程概念、进行工程实验和设计训练提供条件。 4 将分析和设计工具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 5 教材的结构上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叙述上要易读易懂,适合自学。配合...
1.1 通信与通信系统1
1.1.1 信息、消息与信号1
1.1.2 通信与通信系统3
1.1.3 典型的现代数字通信系统4
1.2 信道分类与特性8
1.2.1 信道分类8
1.2.2 几种常用信道基本特征10
1.2.3 信道容量概念12
1.3 通信频段划分和无线传播特点14
1.3.1 通信频段划分和无线频谱规划14
1.3.2 无线传播特点16
1.4 通信系统的质量17
1.5 填空简答19
第2章 信号与噪声分析21
2.1 确知信号时-频域特征21
2.1.1 信号表示法22
2.1.2 常用的傅氏变换对及其互易性22
2.1.3 卷积与相关23
2.1.4 能量谱与功率谱25
2.2 随机变量统计特征26
2.2.1 随机变量构成与特征26
2.2.2 两种常用随机变量29
2.2.3 随机变量间的统计关系30
2.3 平稳随机过程统计特征31
2.3.1 随机过程及其统计特征31
2.3.2 平稳随机过程与广义平稳过程33
2.3.3 遍历性平稳过程35
2.3.4 平稳随机信号功率谱(密度)36
2.4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响应特征37
2.5 高斯型随机过程和高斯白噪声39
2.5.1 高斯随机过程和随机变量性质39
2.5.2 高斯白噪声39
2.6 窄带高斯噪声43
2.6.1 窄带高斯噪声统计特征43
2.6.2 窄带信道三种分布的关系43
2.6.3 一个综合性典型例题44
2.7 填空简答46
2.8 习题48
第3章 连续波调制系统51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