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7元
印次:2-4
ISBN:9787302154921
出版日期:2007.10.01
印刷日期:2011.07.18
图书责编:汪汉友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首先从16位微型计算机入手,以通俗的语言,精心安排的层次结构,将读者轻松领入微型计算机的世界。内容包括8086微处理器和CPU子系统、内存储器、接口原理、微型计算机的中断系统、可编程接口芯片(包括并行接口芯片8255A、计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8254A、串行接口芯片16550和8251A) 、DMA传输原理,以及数模与模数转换。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读者便可以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用微型计算机构建应用系统的基本方法。 在掌握微型计算机基本体系的基础上,作者把32位和64位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成熟的主流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归纳成几个专题,用简明的语言加以叙述,使读者迅速地跃升到新的体系结构的平台上。此后,进一步介绍了现代微型计算机外部设备及其接口;微型计算机总线的基本知识,ISA, PCI, PCI-Express, USB 2.0总线技术。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内容新颖全面,既有对微型计算机原理的系统论述,又介绍了最新一代的微型计算机技术,同时通过作者的精心编排,降低了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难度。全书语言流畅,叙述深入浅出,举例丰富,大多数例子均是完整的实例,许多直接来自作者的科研实践。 本书可以作为大学本科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化,以及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样也是科技人员学习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很好的自学教材和参考书。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2003年,作为上海市教委高等学校“十五”重点规划教材的本书第1版出版后,受到了国内众多高校师生和广大读者的支持和认可,3年多来7次印刷,于2006年6月由教育部审定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对此深受鼓舞。在此仅向各位同行和广大读者致以我们诚挚的谢意。 为了满足国内高校使用本教材的需要,本书的第2版适时出版了。第2版对第1版中的文字和图表进行了全面修订,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节,增加了最新的64位双核微处理器、DDR2存储技术、PCI-Express总线、USB 2.0总线、DVI显示接口、SATA硬盘接口等最新技术的介绍。其中的USB总线、PCI-Express总线、64位双核微处理器、Windows下输入输出程序设计等章节都是重新编写的。鉴于国内高校使用的许多实验设备仍然使用Intel 8251A作为通信接口芯片,本书增加了相关内容介绍。 本书由杨文显主编,杨晶鑫担任副主编。黄春华编写了第2章和第9章,胡建人编写了第5.1节~第5.4节,杨晶鑫编写了第11章,第7章和第9章由寿庆余、杨晶鑫共同编写,其余各章、节由杨文显编写。主编对全书进行了认真地统稿,整理了本书附录。 回首本书第1版出版以来的3年,微型计算机技术处于空前快速的发展之中。可以设想,3年前“主流”PC的机箱里,几乎已经没有哪个部件可以留在当前的G965系统中继续使用了。我们为生活、工作在这样一个时代而骄傲。 杨文显2007.9于上海第1版 前言 本书是上海市教委高等学校“十五”重点规划教材项目之一。作为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的教材,国内已经有不少同类教材,这本书和它们相比有些什么不同...
1.1 微型计算机1
1.1.1 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
1.1.2 微型计算机2
1.2 8086/8088微处理器结构3
1.2.1 8088/8086微处理器内部结构3
1.2.2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寄存器5
1.3 8086/8088微处理器子系统8
1.3.1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引脚及功能8
1.3.2 最小模式下的8086/8088微处理器子系统12
1.3.3 最大模式下的8086/8088微处理器子系统15
1.4 8086/8088微处理器的工作时序16
1.4.1 时钟周期、指令周期和总线周期17
1.4.2 系统的复位和启动操作17
1.4.3 最小模式下的总线读写周期18
1.4.4 最大模式下的总线读写周期19
1.4.5 总线空闲状态21
1.4.6 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22
习题123
第2章 存储器25
2.1 存储器概述25
2.1.1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25
2.1.2 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与性能指标25
2.2 随机存储器27
2.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27
2.2.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31
2.2.3 新型DRAM存储器34
2.3 只读存储器36
2.3.1 掩膜型只读存储器36
2.3.2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6
2.3.3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7
2.3.4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38
2.3.5 闪速存储器41
2.4 存储器的扩展44
2.4.1 位扩展44
2.4.2 字扩展45
2.4.3 字...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