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3元
印次:2-2
ISBN:9787302159902
出版日期:2007.11.01
印刷日期:2010.08.06
图书责编:张民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除了按传统硬件接口的方式组织教材中的接口技术内容外,还引入了软件接口技术,以强化学习者对接口技术的延伸以及软、硬件应用能力的培养。本书以8086/8088为基础,以80486为主介绍微处理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等。汇编语言以MASM 6.0为主,同时介绍了与MASM 5.X的区别,详细讲解了基于80X86的汇编程序设计方法。书中在介绍传统的接口技术(并行、串行、定时、DMA、中断、模/数及数/模)之前,专门安排一章讲解软件接口技术,重点介绍DOS下的端口调用技术和Windows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接口调用方式,以开阔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本书的第9章,介绍了最新的高速串行接口USB和IEEE 1394. 本书条理清楚,深入浅出,前瞻性和后延性强,有丰富的实例,便于自学。 本书力求既适合课堂教学,又能紧跟最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本科计算机专业以及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是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或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程。汇编语言的显著特点是可以直接控制硬件并充分发挥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对于编写高性能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微机接口技术则侧重计算机硬件的结构和I/O系统的组成。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将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技术结合起来,作为一门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程,已经为许多高校所采用。为了满足在新形式下,计算机与信息类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的需求,作者在多年承担汇编语言、微机接口技术教学的实践基础上,编写了本教材,将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技术融为一体,比较完整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技术,可以适合更多读者的需求。 本书第2版和第1版相比,有以下改进: 1. 为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第3章增加了“中断矢量表的建立”一节,使中断的讲解更完整。 2. 为了更好地理解接口技术,在第7章前面增加“输入输出系统”一节,并把第1版的第7章改为第6章,第6章改为第7章。 3.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模转换技术,在第8章中增加“数/模转换原理”一节。 4. 修改了第1版中一些难理解的概念,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 5. 改正了已经发现的第1版中的错误。 6. 为了便于读者学习,增加了三个附录信息,分别是ASCII码字符表及控制符号的定义、DOS系统功能调用一览表和BIOS中断。 全书共分9章,第1章和第2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的概述和80X86微处理器原理。第3章和第4章是汇编语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80X86的指令系统、寻址方式、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第5章是软件接口技...
1.1 微型计算机的概念1
1.2 微处理器的产生和发展2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4
1.3.1 硬件系统5
1.3.2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6
1.4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及发展9
小结10
习题10
第2章 80X86微处理器11
2.1 80X86内部结构11
2.1.1 8086/8088的内部结构11
2.1.2 80386内部结构14
2.1.3 80486内部结构16
2.2 80X86内部寄存器组17
2.2.1 8086的内部寄存器组17
2.2.2 80386的内部寄存器组20
2.2.3 80486的内部寄存器组24
2.3 80X86的引脚信号25
2.3.1 8086/8088引脚信号及功能25
2.3.2 80486引脚信号及功能29
2.4 80X86系统总线的构成33
2.4.1 8086的时钟和总线周期概念33
2.4.2 8086最小最大工作模式35
2.4.3 8086操作和时序36
2.4.4 80486读写总线操作43
2.5 80486的工作方式44
2.6 80X86中断系统45
2.6.1 中断操作和中断系统45
2.6.2 8086中断系统46
2.6.3 80486的中断49
2.7 80X86存储器和I/O组织50
2.7.1 8086存储器组织50
2.7.2 I/O端口的组织53
2.7.3 80486的虚拟存储机制和片内两级存储管理53
2.8 Pentium的主要特点55
小结57
习题58
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