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5元
印次:1-11
ISBN:9787302260639
出版日期:2011.08.01
印刷日期:2024.07.31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全面阐述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及其关键模型和算法。全书共分10章。第1章讨论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电力系统调度体制和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第2章介绍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第3章介绍电力系统数据采集与监测的相关技术。第4章阐述电力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和技术,以及远动通信规约的基本概念。第5章介绍调度自动化的主站系统——SCADA/EMS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功能构成和基本内涵。第6章分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的模型和算法。第7章讨论实时静态安全分析的模型和算法。第8章阐述自动发电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原理和方法。第9章讨论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原理和方法。第10章介绍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实现原理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力系统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材,并可供电力系统运行、调度、自动化的科学研究人员参考。
现代电力系统调度运行,一方面面临大机组(大水电和大火电机组)、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和区域电网互联的传统难题;另一方面,需要应对大规模集中并网和小型分布式接入的间歇式新能源发电的新挑战。电力系统规模和运行机理日益复杂,人类驾驭大电网的能力亟待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作为电力系统运行调度与控制的大脑,其作用日益显著。与此相适应,需要加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科学研究,培养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管理和研发的专门人才,以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和控制的水平,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清华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的单位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相年德教授、王世缨教授和张伯明教授一道创建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研究室,并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笔者编写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讲义在校内沿用多年,结合多年的授课情况和学生反馈意见对讲义进行了持续的、大幅度的修订,逐渐形成了目前的版本。 电力系统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理论、计算数学、最优化原理、自动控制和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综合应用,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根据专业课的定位,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目的: (1) 教学内容紧扣行业现状和成熟技术的应用情况,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毕业后在对应领域工作的快速适应能力; (2) 注重技术内涵和学科发展脉络的讲授,为学生日后从事本领域的科学研究或进一步的深造储备基本的知识和激发兴趣; (3) 通过研究性的大作业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做创新性研究的基本素质。 针对以上目的,我们在选择具体内容时作如下考虑: ...
1.1现代电力系统的特点
1.2电力系统调度的主要任务
1.3电力系统调度体制和现代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3.1我国的电力系统的分区分级调度
1.3.2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1.4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结构
1.4.1信息采集和控制执行子系统
1.4.2信息传输子系统
1.4.3信息处理子系统
1.4.4人机联系子系统
第2章子站系统——变电站自动化
2.1引言
2.2变电站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2.2.1继电保护的功能
2.2.2监视控制的功能
2.2.3自动控制装置功能
2.2.4远动及数据通信功能
2.3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
2.3.1变电站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2.3.2集中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3.3分层分布式结构集中组屏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3.4分散分布式与集中相结合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2.4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
第3章电力系统数据采集
3.1引言
3.2开关量输入电路
3.2.1隔离电路
3.2.2滤波去抖电路
3.2.3驱动控制
3.2.4地址译码电路
3.2.5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
3.3开关量输出电路
3.4模拟量输入电路
3.5模拟量输出电路
3.5.1结构形式
3.5.2D/A转换器
第4章电力系统数据通信
4.1引言
4.1.1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的基本功能
4.1.2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的基本结构
4.1.3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
4.1.4远动通信配置的基本类型
4.2信息传输与信道
4.2.1电力系统传输信道
4.2.2多路复用
4.2.3数字调制与解调...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