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0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03360
出版日期:2010.03.01
印刷日期:2010.03.17
图书责编:梁斐
图书分类:零售
本书是日本当代思想家子安宣邦对福泽谕吉的名著《文明论概略》 (1875)的再解读。《文明论概略》是福泽谕吉从文明论立场出发为日本设计的近代化蓝图,曾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代化的走向,后经丸山真男等思想家的阐释,成为介入当代思想生产的经典文本。本书作者把《文明论概略》放回到日本近代初期的历史语境中,并参照近代日本国家实际走过的历史轨迹,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分析了其中的思想洞见、偏见和内在矛盾。本书通过精读福泽谕吉这部为回应十九世纪后期亚洲发生的巨大转换而写作的著作,提出了如何重新审视历史,应对当今我们所面临的“全球化”处境等问题。
“东亚·思文丛书”缘起00“东亚·思文丛书”缘起 本丛书拟选择国内外当代学者有关“东亚”的思想、历史、文化的研究著作,陆续刊行。“思文”者,既含思想文化之意,也含思考“文”之意。我们重新启用“文”这一称谓,自然是不想以某一学科为限界,而是期盼有新作可以反思近代学科制度、突破百年来形成的窠臼。 我们深知,“东亚”也是近代的产物,它首先来自他者的命名,反映了西方从“中心”远眺“边缘”的想象。在十九世纪兴起的全球化过程中,西洋文明和资本主义挟坚船利炮骎骎君临,我们被抛进一个被称为“现代”的秩序。在现代性的光晕下,我们接受了某种线性进化论式的时间/历史想象,也接受了“东亚”的空间概念。在这一线性上升阶段中,“东亚”被定位为幼年时代,被视为某种童蒙的隐喻。同时,眩目于“西方”这一新的普遍性,我们也开始想象、构筑“我们”的“西方”。就像一块硬币的两面,这其实也是我们构筑“东亚”的开始--对他者的认识与自我的建构往往是同一回事。而重审这一空间概念以及其间喧嚣的话语,叩问其中所蕴含的制度性和权力性,是本丛书的关心所在。 当然,何谓“东亚”,也不是这篇短短的“缘起”所能回答的。以今日的视点观之,一个封闭的、自在自明的“东亚”是不存在的,它只是某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性的历史命名。因此,我们无意去构筑某种本质性的“东亚”。本丛书意在从学术的角度展示“东亚”的复杂性。“东亚”是我们思考的场所,也是我们反思的对象。相对于近代以来建立的各种意识形态框架,重新审视现代性,以建立一种开放、多元、包容的和伦理的“文”,是我们的拳拳期盼。 丛书以专家匿名评审方式选择书稿,并聘请若干专家参与审稿工作。 本丛...
序 为何现在要阅读《文明论概略》 001
《文明论概略》第一部
一、 文明: 日本的课题(其一) 007
精读一: 《绪言》 007
(一) 以“文明”为主题的文明论 007
(二) 与异文明的接触及文明化的渴望 009
(三) “一身二世”的经验与侥幸 010
二、 文明: 日本的课题(其二) 013
精读二: 第一章《确立议论的出发点》 013
(一) 为何“议论”成为议题? 013
(二) 以“文明”为本位的议论 014
(三) 激进主义文明论的成立条件 016
三、 日本文明化的基本设计 018
精读三: 第二章《以西方文明为目标》(一) 018
(一) 文明是相对而成的 018
(二) 由文明论划分的世界: 文明与野蛮 019
(三) 文明化的第一阶段: 野蛮状态 021
(四) 文明化的第二阶段: 半开化状态 0220(五) 文明化的第三阶段: 文明状态 024
(六) 日本文明化的战略 024
(七) 外在的文明与内在的文明 025
(八) 人民精神的文明改革 027
(九) 文明社会,“多事”的世界 029
(十) 专制的国家: 支那论 030
(十一) 日本: 权力与权威的二重性 033
(十二) 历史的侥幸 034
四、 文明论对“国体论”的批判 036
精读四: 第二章《以西方文明为目标》(二) 036
(一) 国体论的解构 036
(二) 绝对国体观之解体 038
(三) 何谓“国体”的断绝? 040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