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作者:杨智、范正平

丛书名: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特色教材

定价: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214120

出版日期:2010.07.01

印刷日期:2010.06.22

图书责编:王一玲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自动控制原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本书主要讲述自动控制系统理论及其应用,包括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与设计方法。全书共9章,分别讲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状态变量模型;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方法; 线性系统的频域响应分析方法; 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方法; 状态变量分析与设计; 非线性系统,主要是相平面和描述函数法; 数字控制系统。 本书以培养应用研究和创新型人才为主线,通过贯穿全书的一系列新颖且充满挑战性的问题,并在问题答案的寻找过程中,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发现的乐趣。每章首页介绍一位与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有关的国际知名学者,每章最后一页简单介绍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某一个专业的概况、研究内容及职业方向,正确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互联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各专业,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非电类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电子信息与电气”科学与工程是饶有兴趣、充满新奇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从本质上说,控制科学与工程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工程学科,“自动控制原理”是它的核心课程。由于自动控制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广泛渗透,其控制理论已逐渐成为高等院校许多学科共同的专业基础,且越来越占有主要的位置。国内外已经出版了许多优秀的《自动控制原理》教科书,尽管如此,学生们仍常常感到学习和应用“自动控制原理”都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的学生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机械加工、水自处理、地铁、啤酒厂、汽车制造企业参观实习回来后都惊奇地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今确实应用到了各个行业,我们建议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期间去工厂参观实习,这对学习、认识和应用自动控制系统大有好处。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来学习和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该学科是建立在坚实的数学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将定理及其证明作为重点从严格的理论角度来学习它; 另一方面,由于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对实际系统的自动控制,我们也可以在设计控制系统的实践中,主要凭直觉和实践经验来学习,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本书是在介绍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的数学工具和方法论的基础上,着重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以物理模型为主线,实现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对实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前人已得到的答案和方法重新发现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重视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向学生提问题,而是只给出问题的研究方法、理论证明和完整的答案,使学生有可能知难而退,感受不到刺激和兴奋,与创造冲动无缘。因此,理想的教学方法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并给出...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世界著名学者——瓦特

第1章绪论

1.1引言

1.2自动控制的定义和历史回顾

1.3自动控制系统举例及术语定义

1.3.1液位控制系统

1.3.2温度控制系统

1.3.3自动控制系统术语定义

1.4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1.4.1开环控制

1.4.2闭环控制

1.4.3复合控制

1.5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5.1按系统特性方程分

1.5.2按参考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分

1.5.3按控制系统输入量和输出量类型及数量分

1.5.4按控制原理分

1.6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7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性质和内容

1.8小结

关键术语和概念

拓展您的事业——电子学

习题

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世界著名学者——麦克斯韦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引言

2.2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2.1微分方程与状态变量数学模型

2.2.2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解

2.2.3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2.2.4运动的模态

2.3控制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2.3.1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3.2传递函数的零点与极点

2.3.3传递函数用于分析控制系统性能

2.3.4传递函数数学模型建立举例

2.4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与信号流图

2.4.1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2.4.2方框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2.4.3信号流图

2.4.4多输入系统的传递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