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3元
印次:1-9
ISBN:9787302228585
出版日期:2010.07.01
印刷日期:2016.04.28
图书责编:王青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以审计人员如何使用电子数据为主线,介绍主要业务循环的业务流程和软件操作,主要文档的电子数据,常用数据分析方法,审计计划和实施阶段相关内容等。书中在介绍知识内容的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练习题目,引导学员理解所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审计是审计、计算机科学两个学科边缘交叉结合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本书具有计算机技术与审计技术结合,实践经验与审计理论结合,方法与案例结合等特点。书中所介绍内容与国际同行认识一致,契合于审计理论,实践证明切实可行。 本书适合审计行业在职人员培训选用。所附光盘为用友ERP教学软件安装盘,供读者上机实习使用。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0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审计的出路在信息化。从2001年开始,审计署组织面向审计人员、以“五能”为目标的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10年来,计算机审计应用水平发生了深刻变化。中级培训各门课程的培训内容、大纲也先后在2004年和2007年做了修改。2010年审计署修订发布了《计算机审计中级培训大纲》(2010版),同时启动教材修订工作。 “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是中级培训6门课程中的一门应用课。审计人员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信息化环境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软件、数据,并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为此必须有“计算机基础”、“网络应用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基础及应用”课程的IT知识铺垫;特别是在“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要在本课程的学习中灵活运用。“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与“审计数据采集与分析”相互补充,共同承担着引导、促进审计人员将已有的审计业务技能与IT知识相结合,运用于审计工作的角色。 “会计信息系统与审计”课程重点关注两方面内容:(1)信息化环境下,企业的主要业务是如何开展的;(2)审计人员如何使用电子数据开展审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电子数据、数据分析方法,是回答上述问题的3个关键点。本书将围绕这3点所形成的知识脉络,顺序展开。 学习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操作过程,审计人员可以了解关键的控制环节,确定重要数据的来源和用途。本书第1~5章介绍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软件操作过程。 在学习、理解电子数据的业务含义后,审计人员才能知道如何使用电子数据。本书第6章和第8章将介绍部分重要会计、业务文档在数据库中的存储情况。 使用一定工具软件和数...
1.1信息系统原理1
1.1.1业务过程1
1.1.2管理活动2
1.1.3信息过程2
1.1.4信息系统4
1.1.5IT管理8
1.2会计信息系统12
1.2.1组成结构12
1.2.2主要模块14
1.2.3与其他系统的关系15
1.3企业资源计划系统16
1.3.1ER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16
1.3.2ERP的主要模块17
1.3.3SAP系统简介19
1.4电子商务23
1.4.1电子商务的概念23
1.4.2电子商务的类型23
1.4.3电子商务技术24
1.4.4电子数据交换25
本章小结28
练习题28
第2章总账与报表系统29
2.1系统管理30
2.1.1系统管理概述30
2.1.2系统管理的日常操作30
2.2基础设置36
2.2.1基础设置的操作步骤36
2.2.2基础设置的主要内容36
2.3总账系统38
2.3.1总账系统概述38
2.3.2总账初始设置39
2.3.3总账日常业务46
2.3.4出纳管理与账证查询53
2.3.5总账期末处理56
2.4UFO报表系统59
2.4.1UFO报表系统概述60
2.4.2报表格式定义61
2.4.3报表公式定义62
2.4.4报表数据处理63
2.4.5报表输出管理66
本章小结66
练习题67
第3章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68
3.1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概述68
3.1.1销售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