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应用于现代公共部门经济问题的一种尝试性努力。全书编排以市场、政府二分为主线,先后阐述了政府市场二分的理论依据--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和第二定理,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讲述了四种典型的“市场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性、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及相应的治理思路;由于政府对公共经济的干预和公共生产同样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因而后续章节也对公共生产的必要性、寻租及官僚结构的经济分析作了相应的介绍,本书最后部分则主要讲述政府部门践行公共经济职能涉及的公共支出和税收等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硕士的公共经济学教材。

《公共经济学》是一门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应用于理解和认识公共部门运行逻辑的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从理论渊源来看,早期公共经济问题的研究有两个主要的思想来源: 其一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财政和税收方面的讨论;其二为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挪威和瑞典的学者关于公共支出方面的一系列论述。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凯恩斯革命的兴起和日益盛行,政府部门在经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及其可能引发的种种弊病,开始引起理论研究者们的普遍关注。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用标准的微观经济学工具研究公共产品供给、公共选择、寻租、外部性和不完全竞争管制,开始出现一系列标志性的研究成果,从而宣告了现代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正式诞生。1986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由于宪政和政治决策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表明主流经济学界对经济理论在理解公共政治现象上的有效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9年,由于在公共地治理方面的出色贡献,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垂青,则再次表明经济理论在理解政府和市场关系中的有效性和重要性得到主流经济学界的普遍认可。 基于以上认识,本书秉承西方经典公共经济理论的叙述脉络,以市场和政府二分关系为基本切入点,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对不同类型的市场失灵及典型的政府干预或治理型公共政策的福利后果展开详细分析和讨论,以期为理解公共部门的运行提供一个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在具体内容编排上,本书和现代公共经济学的主流框架保持一致,前面两章对竞争性市场的效率特征和前提条件展开论述,第三~九章及第十七章则按照具体专题阐述外部性、公共产品...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公共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2

一、 判断经济效率的标准2

二、 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4

三、 公平与效率5

四、 完全竞争与公平的关系--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6

第二节 市场失灵7

一、 市场失灵的概念7

二、 市场失灵的表现7

第三节 政府职能11

一、 现代国家体制的职能优势12

二、 政府的经济职能12

本章小结15

主要概念15

自测题15

第二章 市场的效率18

第一节 交换经济20

一、 竞争性经济20

二、 纯交换经济21

三、 帕累托效率23

四、 交换经济条件下的效率25

第二节 生产经济27

一、 交换与生产27

二、 生产经济的效率30

第三节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31

一、 边际量和总量: 一个概念上的准备31

二、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32三、 外部干预的福利成本举例34

本章小结36

主要概念36

自测题36

公共经济学目录第三章 外部性39

第一节 外部性的基本内涵40

一、 外部性的定义40

二、 外部性分类40

第二节 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41

一、 负外部性与产出过多41

二、 正外部性与产出不足42

第三节 外部性的治理理论: 庇古税44

第四节 外部性的治理理论: 科斯定理46

一、 科斯定理的缘起46

二、 科斯定理的简单评价50

第五节 外部性的一个例子: 公共地悲剧50

一、 哈丁的“公共地悲剧”51

二、 走出“公共地悲剧”52

本章小结52

主要概念53

自测题53

第四章 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