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在参考和借鉴国内外同类流行教科书优点的基础上,全面、客观、准确和精练地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分为导论、国民经济的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的宏观经济和政策共五篇。按照这种分篇,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是结合在一起的: 国民经济的均衡,既有短期均衡,也有长期均衡; 国民收入的变动,既涉及长期趋势(经济增长),又涉及短期波动(经济周期)。本书力图把有关总需求、总供给以及消费、储蓄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阐述直接建立在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简单重复。本书主要供大学本科经济学专业 和管理学专业学生使用,也适用于非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及广大读者自学,同时可供研究生参考。全书配有《宏观经济学习题集》和教师授课用课件(PPT)。

蔡继明,男,1956年出生,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经济学学科负责人,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南开大学等18所科研院校教授。

自从1936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发表《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以来,现代宏观经济学始终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本书作为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步伐。 本书初版(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的一大特点是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比较与综合,本书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进一步对以古典经济学为起源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相互融合作了介绍。 众所周知,由古典学派演化而来的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综合学派以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虽然在分析的形式和内容上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它们对古典学派诸如市场出清、价格伸缩等一系列假定和政府不干预的思想是有所传承的。与此相对应,由凯恩斯革命所演化而来的凯恩斯主义学派、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以及后凯恩斯学派,尽管都各有创新与发展,但也都是以市场短期不能出清、价格黏性等为假定前提并秉承政府干预主义。尽管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经越来越趋向融合,但是古典主义和凯恩斯主义在关键假定、主要结论与政策观点方面,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发生以来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本书也将主要围绕这些关键性假定分别分析其对宏观经济理论的重大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次修订中,凡是跟古典学派假设以及其流派相关的理论统称为“古典主义”理论,而对凯恩斯学派假设以及其流派相关的理论统称为“凯恩斯主义”理论。 在全书的结构上,本次修订将原来第Ⅱ篇的标题“国民收入的决定”改为“国民经济的均衡”,主要是介绍劳动市场、产品市场以及资产市场的一般均衡。将原第Ⅱ篇中的第6章“IS-LM模...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Ⅰ篇导论

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对象、作用和体系

1.1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1.2宏观经济学的应用

1.3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4本书的结构

复习思考题

第2章国民经济核算与结构

2.1国民收入核算: 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2.2国内生产总值GDP

2.3储蓄与财富

2.4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

复习思考题

第Ⅱ篇国民经济的均衡

第3章总产出和劳动市场的均衡

3.1总量生产函数

3.2劳动的需求

3.3劳动的供给

3.4劳动市场的均衡

复习思考题

第4章总支出和产品市场的均衡

4.1消费与储蓄的决定

4.2跨时期的消费和储蓄

4.3生命周期模型

4.4投资

4.5产品市场均衡

复习思考题

第5章资产市场、货币和价格

5.1货币的定义

5.2资产的需求

5.3货币的需求

5.4资产市场均衡

5.5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

复习思考题

第Ⅲ篇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6章经济增长

6.1经济增长的源泉

6.2动态增长模型: 索洛模型

6.3政府政策与长期经济增长

本章附录A新增长理论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复习思考题

第7章经济周期

7.1经济周期的定义与特征

7.2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指标

7.3IS-LM模型

7.4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AS模型

7.5古典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7....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