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10
ISBN:9787302322832
出版日期:2013.06.01
印刷日期:2025.01.06
图书责编:张伟
图书分类:教材
从受精卵形成的那一刻起,人生长河就开始了奔腾不息的流淌,时而宽广,时而曲折,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静静流逝。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一生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本书从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描绘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历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既有各种经典理论,又有近些年颇有影响的新理论,同时也在相应章节介绍了用于阐明具体心理发展问题的微型理论。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介绍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关注国外的热点研究,还特别重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的新进展,搜集能反映我国当代儿童心理发展的新数据。“阅读栏”则介绍了一些有趣的研究成果、经典研究的具体细节、发生率较高的心理障碍、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建议等,以增强本书的趣味性,拓展读者的视野。 本书集学术性和应用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发展心理学” 或“儿童发展心理学”学科的教学用书,又可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业人员阅读、参考。
刘爱书,女,1966年出生,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研究专长为儿童心理卫生问题。1985-1989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本科生,1991-1994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研究生,1999-2002哈尔滨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副主任,长期从事发展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在《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临床心理学》发表论文几十篇论文。曾主持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课题3项和校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参与编写教材3部,其中副主编1部。
笔者在从事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对发展心理学的教学有一些体会和感悟。有的教材数据陈旧,缺乏时代性;有的教材知识点介绍得过于简略,教学中需补充一些材料,如较为经典的实验,或此类研究的源起;有的教材专业名词只是提及,却没有相应的解释,教学中还要深入讲解。综合以上几点于是萌发了编写本书的强烈愿望。 发展心理学就是研究个体一生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本书从生理发育、认知发展、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以年龄为依据,描绘了人一生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本书的第一个特色是尽量反映近年来发展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方面是理论上的新进展,例如,在第一章介绍了“微观发生法”,在第二章介绍了“生态系统理论”和“进化发展心理学”,在第九章介绍了“夏埃的智力理论”、“古尔德的人格理论”。另一方面是关于具体发展内容的新成果,例如,贝拉吉恩采用违反预期范式所作的研究,哈里斯关于儿童对混合情绪的认识的研究,我国关于校园欺侮的一些研究等。 本书的第二个特色是引用了反映我国儿童心理发展的新数据,为儿童发展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和标准。例如,婴幼儿生理发育的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小学生生理发育的数据来自最新的201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 本书的第三个特色是设立了“阅读栏”。该“阅读栏”不是为某一类内容设立的,而是根据编写需要设立,它们有的是教育建议,有的是重要内容的拓展,有的是经典研究方法的详细介绍,等等。其目的是挖掘教材的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生的视野。 本书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全书由刘爱书负责拟定写作框架,庞爱莲为本书...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2
一、 心理发展2
二、 发展心理学7
三、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与意义9
第二节心理发展基本规律13
一、 天性与教养13
二、 连续性和阶段性15
三、 主动性与被动性15
四、 普遍性和差异性16
五、 关键期、敏感期17
第三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19
一、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19
二、 从儿童心理学到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进步23
三、 西方发展心理学的进展与趋势27
四、 发展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30
第四节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主要类型33
一、 纵向研究33
二、 横断研究34
三、 序列研究35
四、 微观发生法36
本章小结39
复习思考题39[1]〖2〗[3]发展心理学目录[3]第二章个体心理发展理论40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理论41
一、 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41
二、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45
第二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47
一、 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47
二、 斯金纳的心理发展理论49
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50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53
一、 心理发展53
二、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54
三、 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55
四、 皮亚杰理论的贡献和局限60
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63
一、 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理论64
二、 心理发展及其原因64
三、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65
四、 维果斯基与皮亚杰理论的比较66
第五节其他心理发展理论67
一、 信息加工理论67
二、 生态系统理论68
三、 进化发展心理学70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