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与题解

作者:张远强 敖邦乾 吴有林 令狐金卿 贾维海

丛书名:普通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系列教材

定价:1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81396

出版日期:2015.05.01

印刷日期:2015.04.29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课程是根据目前二本院校理工类专业“宽口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目标,结合各类教材的特点和二本院校理工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而编写,是“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本书紧密结合理论教材的基础实验、实用性和趣味性兼顾开放性的技能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实验,下篇为《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教材的习题解答。 本书可作为“宽口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等院校的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及其他理工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的配套教材,每年用量500多册。本书作者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先后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2005年12月,因工作需要,担任教务科副科长,2009年担任教务科科长,同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主讲《《电工学》、《电路基础》等本科课程。现主持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新课程环境下建构物理学科“情”、“景”、“型”教学模式的探究》拟定于2013年8月结题。近些年撰写《英特尔未来教育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教学整合》、《浅议“英特尔未来教育”自编《信息技术基础》、《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基础与网页制作》、《数据库与编程基础》四本教材教材。

1.电工技术的发展与要求 “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的基础课,实验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巩固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电工控制技术这些年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发展非常迅速,也从原来的单一的电工理论和技术发展到集计算机理论和技术、通信理论和技术以及控制理论和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的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的电力控制技术。它们互相渗透,相互交织,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非电类专业的学生掌握和应用电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要学习或了解其他弱电或计算机硬件相关学科的知识,分析各学科间技术的应用和支撑,特别是以单片机为主的软件知识和硬件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自己去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2.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为理工类电专业和非电专业的基础课。根据目前二本院校理工类专业以培养“宽口径、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人才模式和教学目标,结合各类教材的特点和二本院校理工类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紧密结合“电工理论与控制技术基础”理论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兼顾的开放性技能训练,注重经典理论和单元电路与工程应用、电气产品相结合。内容包括测量的基础知识,常用仪器、仪表及其使用,常用元器件简介,验证性实验,应用及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特别是PLC的控制部分,结合电机的控制方式,开设多功能、多用途的各类自选实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包括...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上篇实验篇实验须知3第1章【实验1】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与使用6

1.1实验目的6

1.2实验原理6

1.3实验设备6

1.4实验步骤9

1.5实验报告及要求10第2章【实验2】万用表的设计与组装11

2.1实验目的11

2.2实验要求11

2.3实验原理11

2.4实验步骤13

2.5实验报告及要求14第3章【实验3】通用饮水机电路实验15

3.1实验目的15

3.2实验原理15

3.3实验内容16

3.4实验要求17第4章【实验4】基尔霍夫定律与叠加原理18

4.1实验目的18

4.2实验原理18

4.3仪器设备19

4.4实验步骤19

4.5实验报告及要求20[1][2]第5章【实验5】电源的外特性与戴维南定理21

5.1实验目的21

5.2实验原理21

5.3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22

5.4实验报告及要求22第6章【实验6】示波器的功能与使用练习23

6.1实验目的23

6.2实验仪器23

6.3实验原理23

6.4实验内容28

6.5数据与结果28

6.6注意事项28第7章【实验7】RLC暂态电路特性的研究29

7.1实验目的29

7.2实验仪器29

7.3实验原理29

7.4数据处理36

7.5注意事项36第8章【实验8】三相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关系37

8.1实验目的37

8.2实验设备37

8.3实验原理37

8.4实验内容及步骤39

8.5注意事项40第9章【实验9】三相负载的两种连接方式和对称与不对称41

9.1实验目的41

9.2实验设备41

9.3实验原理41

9.4实验步...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