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法分论

作者:李晓明 钱叶六 杨辉忠 徐安住

丛书名:全国高等学校法学系列教材·基础与应用

定价:4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55038

出版日期:2014.03.01

印刷日期:2014.03.13

图书责编:刘晶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认真总结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我国刑法教材走过的注释刑法到理论刑法的两个较为极端的路子,回归到中间的定位:兼顾中外刑法理论的主流性学说(观点)全面性和以我国刑法体系为注释的整合与统一。 本书考虑到各高校教学和“司法考试”关系处理的现实,在以我国现行刑法典体系为基础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司法考试对学生的要求的思路编写本教材,以便使本教材尽可能地与司法考试接轨。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李晓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学学科带头人。现任苏州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刑法研究会副会长和中国检察学研究会金融检察专业委员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出版《行政刑法学导论》、《中国刑法基本原理》和《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研究》等专著、教材多部,在《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全国教育“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法学会重大课题和司法部重点课题等多项,获省部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多项。曾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社科青年专家”和河北省“优秀省管专家”,享受政府津贴;获江苏省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北美校友会杰出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入选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分别于2004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波士顿学院和美国东北大学访学。�

输出字芯比92.5% 中国刑法分论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MZ(1]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MZ)] 刑法分论也称罪刑分论,其研究内容是具体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也即中国刑法典的第二编规定的罪名及其法定刑。总则与分则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逻辑关系。总则对分则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离开总则的一般原理、制度、规则,分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便难以科学、准确地区分和认定不同的犯罪及其量刑;但如果没有分则科学细致的犯罪类型划分,以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间的准确定量,总则的任务、原理、规则也难以最终实现。因此,只有分则与总则的紧密配合,相辅相成,才能充分、有效地实现我国刑法典的各项功能与任务。 研究罪刑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具体案件的正确定罪与量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解决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而且有利于准确地量刑;有利于加深对总论的理解。例如,研究具体犯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特殊形态等问题,就能加深对总论中的犯罪概念、犯罪构成、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共同犯罪以及罪数等问题的理解。 [MZ(2]第一节刑法分则体系[MZ)] 刑法分则体系具体是指刑法分则对各种犯罪进行科学分类,并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有机整体。我国1979年的《刑法》将整个分则划分为8大类犯罪:反革命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妨害婚姻、家庭罪;渎职罪。1997年的《刑法》将整个分则划分为10大类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章刑法分论概述1

第一节刑法分则体系1

第二节刑法分则条文结构2

第三节刑法分则中的法条竞合6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12

第一节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12

第二节危害国家政权的犯罪13

第三节叛变、叛逃的犯罪20

第四节间谍、资敌的犯罪22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27

第一节危害公共安全罪概述27

第二节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28

第三节破坏、损坏特定对象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3

第四节以恐怖、劫持、暴力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38

第五节有关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品、物质的犯罪41

第六节过失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险驾驶的犯罪48

第四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59

第一节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概述59

第二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60

第三节走私罪70

第四节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80

第五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98

第六节金融诈骗罪125

第七节危害税收征管罪138

第八节侵犯知识产权罪148

第九节扰乱市场秩序罪159

第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174

第一节概述174

第二节侵犯生命、健康的犯罪175

第三节侵犯妇女性的决定权和儿童身心健康的犯罪186

第四节侵犯人身自由的犯罪195

第五节侵犯他人人格、名誉和隐私的犯罪216

第六节侵犯他人民主权利的犯罪221

第七节妨害婚姻家庭权利的犯罪226

第六章侵犯财产罪233

第一节侵犯财产罪类型概述233

第二节暴力、胁迫型的侵犯财产罪234

第三节窃取、骗取型财产罪252

第四节侵占、挪用型财产罪264

第五节毁弃型财产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