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软件无线电系统——原理与基于Sora的实验

作者:赵友平、谭焜

丛书名: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定价:2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346869

出版日期:2014.02.01

印刷日期:2014.06.26

图书责编:梁颖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认知无线电是无线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可以看作是“头脑发达”、“会观察、会思考、会学习、会决策”的无线电,而软件无线电可以看作是“手脚灵便”、“服从指令”的无线电。认知软件无线电是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化演进,既“头脑发达”又“手脚灵便”,能够更好地随机应变、自主学习优化以达到预期目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无线通信环境。认知软件无线电技术具有发展迅速、实践性强、交叉性强、应用广泛等特点,必将在新一代无线通信、应急通信、智能交通、物联网、航空航天、公安、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本书系统介绍认知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与核心思想、认知机理、系统架构、性能评估方法、应用实例、标准化进程、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展望。在阐述认知软件无线电基本原理的同时,本书重点系统介绍了基于多核通用处理器的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软件无线电系统Sora,讲述了Sora的软硬件架构以及积木(Brick)编程模型,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读者选用的认知软件无线电实验课题及其参考设计、部分实验结果,以便于读者在“做”中“学”认知软件无线电技术。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工程、计算机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认知(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教材,或开展无线通信、移动通信、数字信号处理、认知(软件)无线电等相关课程的专题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开发人员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赵友平,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士(1994)、清华大学硕士(1996)、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2007)。在无线通信领域有二十年国内外学习、科研工作经历。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约40篇,其中影响因子最大的是2009年发表在IEEE汇刊(Proceedings of the IEEE)上的特邀论文,2011年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5.1;参编英文专著1部(该书已发行英文第二版和中文翻译版);主持或参加国内外科研项目三十余项。根据Google Scholar统计,近年来在认知无线电研究领域所发表论文被引次数累计达300次以上(截止2012年底)。获得了国际软件无线电论坛(SDR Forum)2007年度最佳论文奖。担任无线通信领域许多国际会议和核心期刊的审稿人,担任国际无线创新论坛认知无线电研究组无线环境图任务组的负责人。曾作为我国(原)信息产业部专家组成员,参加国际电信联盟(ITU-R)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的评估与制订工作。现为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包括:认知软件无线电、无线信道测量与建模、新一代无线通信等。�

近30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人们对无线通信尤其是移动通信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并且实际需求往往超出专家们的预测。在短短的30年时间里,公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已经经历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翻天覆地般的历史演变,并正迈向第五代系统的征程: 从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演进到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从单纯的窄带话音业务演进到丰富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手机的功能已经从 “顺风耳”、“千里眼”逐渐发展成为人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助手”、“管家”、“保健医生”、“良师益友”…… 而无线电系统也从以硬件为主的硬件无线电逐渐演进到以软件为主的软件无线电(就像人类拥有了“灵巧手”),并将进一步演进到认知软件无线电(就像人类又拥有了“智慧脑”一样)。认知软件无线电不仅“头脑发达”,而且“手脚灵便”,能够更好地随机应变、自主学习优化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更好地应对极具挑战性的、愈加复杂多变的无线通信环境。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移动信息化的需求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移动通信超常规的发展所蕴藏的创新空间和发展机会也是无限的。而认知软件无线电便是开发这个“无限”宝藏的重要“抓手”。本书将认知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测试相结合,以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发的软件无线电系统Sora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了认知无线电系统的认知机理和关键算法,给出了一系列基于Sora的认知软件无线电实验课题。借助近年来工程教育中所倡导的CDIO方法(即Concei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施Operate操作),使读者真正可以在“做”中“学”,并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深刻理解认知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与...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认知无线电基础

1.1认知无线电基本概念

1.2认知无线电系统构成

1.3认知机理与认知算法

1.3.1人工智能

1.3.2认知环(Cognition Cycle)的基本步骤

1.4认知无线电性能评估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2章软件无线电基础

2.1软件无线电概述

2.2软件无线电系统架构

2.3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

2.3.1软件无线电设计流程

2.3.2软件无线电的设计考虑

2.3.3软件无线电关键技术

2.3.4应用举例: 基于多速率信号处理的OFDM收发信机设计

2.3.5基于多速率信号处理的OFDM系统同步解决方案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3章软件无线电实验平台Sora

3.1Sora简介

3.2Sora软件架构与软件优化技术

3.2.1抽象无线电对象

3.2.2UMX编程 

3.2.3数据包反射

3.2.4Sora独占线程 (Exclusive Threading)

3.2.5优化(Optimization)

3.2.6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第4章软件无线电模块化编程模型

4.1Sora积木(Brick)编程模型

4.2积木编程模型

4.2.1积木

4.2.2端口和端口缓存队列

4.2.3积木构件接口

4.2.4上下文(Context)

4.2.5积木构件的实现

4.3积木编程实例

4.3.1信宿

4.3.2信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