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49元
印次:1-6
ISBN:9787302353638
出版日期:2014.05.01
印刷日期:2020.01.15
图书责编:王燊娉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按照旅游中“敬畏自然、聚焦人物、饮食冷暖、濡染风俗、行走天地”的思想脉络,设置了自然、人物、饮食、风俗和感悟五大板块,精选例文,分类赏析,辅以知识链接和拓展,突出思维、表达等技能训练,引领学生学习、体验、了解、思考、感悟个性话题,协作完成情境任务,探索旅游与文学的真谛。 本书在兼顾文学人文特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在言语与旅游技能的培养,表现在教材体例上,就是突出“精(力图剔除与旅游和文学工具性无关的内容)、深(注重教育学、旅游市场等新的理论知识为编排指导)、实(技能训练与知识拓展上主要体现生活化与实践性情境的设置、分析与模拟)、活(教材编排既考虑了教师教学之用,又兼顾了学生自学,在篇幅与内容上增加弹性,便于师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选择)”的编排特点。
郭雪峰一、基本情况姓名:郭雪峰 姓别:女 出生年月:1973年3月 学历:双硕士职称:副教授 职务: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基础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文艺学、古代文学、应用文写作讲授课程:“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普通话与口才训练才”等。双师情况:剑桥文秘培训师,速录师考评员二、教育经历2006年3月—2008年3月 华东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获文艺学硕士;2002年9月—2006年7月 安徽大学古代文学研究生,获古代文学硕士;1991年9月—1995年7月 安徽大学中文系大学本科,获学士学位。三、工作经历1995年至今工作于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四、近期主要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主要论文:1.论范晔《后汉书》的体例创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8月,独撰。2.范晔《后汉书》文学思想论。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月,第一作者。3.张竹坡评点《金瓶梅》略论。文教资料ISSN1004-8359.CN32-1032。2008年1月下旬刊,独撰。4.范晔文笔说及其渊源。黄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独撰。5.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学语文。2007年第2期独撰。6.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色彩。新闻世界。2006年5月,独撰。7.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几点解析。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独撰。8.高职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探索。今日科苑。2009年11月下旬刊。主参编教材:《实用应用文写作》,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应用文实训教程》,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编;《应用文写作》,副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省“十一五”规划教材),撰写5万字;《演讲与口才》,参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撰写7万字;《新视线语文》(省“十一五”规划教材),参编,安徽大学出版社,撰写6万字。教科研成果:1.2008年主持省级课题《文秘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培养研究》,已结题;2.2006年承担省级课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已经结题;3.2010年主持校级课改项目:应用文写作;4.2010年主持校级精品课程:财经应用文。其他:担任第二届、第三届安徽省“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均获得一等奖,学校获得“最佳组织”。葛成飞,男,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先后在《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王棨生平考辨》等论文10余篇,参与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与一般项目4项。获得国家级秘书职业资格证(三级),具备双师资格。
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山水自然、亭台楼阁、民俗风情等,种类繁多。“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漫长的岁月里,旅游始终是人们活动的一大主题乃至追求。黄帝“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舜巡游各地,“崩于苍梧之野”。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代文人士子在乐山乐水中亲近自然、修身养性,旅游之风盛行。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越来越多的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游山玩水、赏物咏怀、寻觅古人足迹、感受风俗民情。旅游,不仅仅是眼睛的旅游,更是精神的一种旅游。 文学来源于生活,“旅游者在其旅游活动中,以旅游资源为对象,记述自己的旅游生活感受和感物咏怀、即景抒情”,于是产生了旅游文学。因此,可以说旅游造就了旅游文学,而在现实中,我们发现,旅游文学又极大地促进、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旅游资源中重要的人文资源。“山水借文章以显”“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的经典诗句以及“山中观花”公案中“你未看花时,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看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无不彰显着文学给自然景物等旅游资源带来的魅力。“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文学,山水、建筑、花草等就有了名气,不至于“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了文学,自然景物则多了审美、价值及品味,旅游者的感受更趋于博大与深沉;有了文学,自然山水也就有了人文内涵,旅游者在欣赏外在形态自然美的同时增加了对历史和文化的了解,爱国之情就得以激发。 我国的旅游文学源远流长,先秦以来几千年间,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如今,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
单元一
山水自然篇 11
一、曹操《观沧海》 13
二、吴均《与朱元思书》 14
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6
四、王维《山居秋暝》 19
五、孟浩然诗二首 20
六、李白《蜀道难》 22
七、杜甫《曲江二首》 26
八、柳宗元《小石潭记》 28
九、柳永《望海潮》 31
十、苏轼词二首 33
十一、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 36
十二、胡适《庐山游记》 37
十三、徐迟《黄山记》 42
十四、周瘦鹃《听雨听风入雁山》 48
十五、尧山壁《陶醉壶口》 50
单元二
景观建筑篇 57
一、崔颢《黄鹤楼》 59
二、张继《枫桥夜泊》 61
三、欧阳修《醉翁亭记》 63
四、陶渊明《桃花源记》 66
五、曹雪芹《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69
六、余秋雨《风雨天一阁》 76
七、苏轼《题西林壁》 86
八、杜牧《泊秦淮》 88
单元三
生物奇趣篇 95
一、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97
二、张炎《解连环·孤雁》 100
三、骆宾王《在狱咏蝉》 104
四、杜甫《房兵曹胡马》 106
五、屈原《九章·橘颂》 107
六、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110
七、周密《观潮》 112
八、林景熙《蜃说》 116
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9
十、 李贺《李凭箜篌引》 121
十一、白居易《花非花》 124
十二、韩愈《祭鳄鱼文》 126
十三、钟惺《夏梅说》 130
十四、冯至《蛇》 135
单元四
名胜楹联篇 141
一、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