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8元
印次:3-5
ISBN:9787302547044
出版日期:2020.08.01
印刷日期:2024.09.24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主要对汽车本身涉及到的相关文化进行描述,重点介绍汽车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使读者在了解和掌握汽车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对汽车的鉴赏能力。
学习经历1995年—1998年, 华中科技大学内燃机专业读博士1986年—1989年, 华中科技大学内燃机专业读硕士1982年—1986年, 华中科技大学内燃机专业读本科工作经历2006年-今,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2007年-2008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学者2001年-2002年,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访问学者2000年-2006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1998年-2000年,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博士后1989年-1995年, 南昌矿山机械研究所工程师研究领域发动机流动、喷雾和燃烧数值模拟发动机替代燃料发动机排放后处理学术兼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代用燃料汽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油品与清洁燃料分会秘书长中国内燃机协会理事《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编委教材、译著及专利王建昕,帅石金编著.汽车发动机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Frank Zhao编著,帅石金译.汽油车近零排放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帅石金编著.汽车文化(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发明专利8项获奖2012年获中国内燃机学会“突出贡献奖”2008年“足国4排放标准的车用燃油技术指标研究”获国家环保局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2007年“汽车尾气催化器评价试验和匹配优化技术”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1992年“039潜艇进、排气系统与柴油机最佳匹配计算的研究”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累计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0多篇。
第3版前言从2007年《汽车文化(第2版)》出版至今已经13年。十多年来,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独树一帜,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全球第一,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中国汽车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发展过程中。汽车安全、节能和环保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呈现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新“四化”发展趋势。汽车竞赛如一级方程式(F1)赛的规则和技术,这些年也有较大变化。人们在对汽车提出代步和输运等基本功能要求之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汽车的外形、色彩、速度、品牌和技术等有了更高的品质追求。为了及时反映世界汽车工业的变迁和技术进步,并满足车辆专业学生和汽车爱好者对汽车新知识的了解,迫切需要对《汽车文化》教材进行更新再版。 本书在总体保持《汽车文化(第2版)》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第7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第8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的介绍;在第4章“著名汽车公司及其车标”中,完善了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汽车生产国汽车公司的演变和品牌的变迁;在第6章汽车竞赛中更新了汽车竞赛的比赛规则和赛车技术的发展。 本书由马骁副教授、帅石金教授和丁海春博士编著,其中马骁副教授和帅石金教授负责整个教材内容更新的策划和组织,马骁副教授负责补充完善汽车品牌和车标等内容,帅石金教授负责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部分的编写,丁海春博士负责更新和完善汽车运动内容,以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资料的收集等。感谢博士生果泽先在汽车竞赛、插电式混合动力及附录部分辅助资料搜集和文字编撰工作,感谢博士生刘世宇在汽车发展史,汽车品牌和车标部分辅助资料搜集和文字...
1.1汽车的定义1
1.2汽车总体构造及生产平台1
1.2.1汽车的基本组成1
1.2.2汽车的整体布局14
1.2.3汽车生产平台22
1.3汽车行驶原理24
1.4汽车特征参数与性能指标25
1.4.1汽车的主要特征参数25
1.4.2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27
1.5汽车分类与编号32
1.5.1国内汽车的分类32
1.5.2国外汽车的分类39
1.5.3车辆识别代号编码44
本章小结48
思考题49
2汽车史话50
2.1车轮和车的发展史50
2.1.1车轮和车的发明50
2.1.2中国古代的车51
2.1.3自走式车辆的幻想与探索52
2.2蒸汽机汽车的发展史52
2.2.1蒸汽机的发明53
2.2.2蒸汽机汽车的发明54
2.3电动汽车的发展史57
2.4内燃机汽车的发展史60
2.4.1内燃机的发明60
2.4.2经典的车用内燃机62
2.4.3内燃机汽车的发明67
2.5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70
2.5.1德国是汽车工业的摇篮70
2.5.2法国的单件小批生产71
2.5.3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72
2.5.4通用汽车公司建成现代化公司72
2.5.5西欧、日本发展廉价汽车73
2.5.6日本发展丰田生产方式74
2.5.7以法规管理汽车企业75
2.5.8西班牙、巴西引进外资76
2.5.9韩国汽车借船出海77
2.5.10世界汽车工业的重组潮流78
2.6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79
2.6.1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业79
2.6.2新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80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