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第2版)
本书是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之一,有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王霄锋老师编著。

作者:王霄锋

丛书名: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列教材

定价:88元

印次:2-1

ISBN:9787302536987

出版日期:2020.06.01

印刷日期:2020.06.05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主要内容包括: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其统计学基础;汽车可靠性试验与可靠性数据处理方法;机械零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方法;机械零件的随机疲劳寿命预计及其在汽车可靠性试验中的应用;电子系统的可靠性设计;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与应用;产品维修性及其分析方法;保证产品可靠性的设计分析方法;等等。

王霄锋,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 副教授。主讲课程包括:汽车底盘设计;汽车工程I(Automotive Engineering I——Longitudinal dynamics of vehicles,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制动性)(研究生课程);可靠性设计与试验(硕士课程)。出版了三本汽车技术图书:(1) 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200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2) 汽车底盘设计,201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3)汽车悬架和转向系统设计。其中,前两本都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主要科研领域:(1)汽车疲劳、耐久性、可靠性试验与分析;(2)汽车零部件有限元分析与结构优化;(3)汽车悬架-转向系统的性能模拟与优化设计;(4)统计质量控制。1995年曾在美国德尔福沙基诺转向系统公司工作半年,接受有关汽车转向系统产品工程、制造工程的培训,开发有关汽车转向系统的培训课程。回国后从事沙基诺转向系统的培训工作。1998年曾在美国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接受有关德尔福制造系统(DMS)的培训,参观德尔福工厂,了解其质量控制、精益生产方面的情况。

《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自从2007年出版以来,得到了汽车行业从事可靠性试验与分析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好评,是他们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也是车辆工程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教材。作者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意见。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过程中,作者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认为对第1版进行修订很有必要。 本书基本上保持了第1版的编写风格和章节配置;修改了一些缺点、错误;重点增补了一些有关汽车耐久性试验与分析的内容;考虑到本书的教材特性,适当增补了有关章节的练习题。 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有关企业的关键竞争力之一。在企业中正确、有效地应用可靠性理论和方法可以促进产品可靠性的提高,降低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工科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各个行业(特别是汽车行业)的设计、试验、制造、可靠性和质量工程师。希望本书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汽车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有效应用它们的能力。 作者2019年1月于清华园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汽车的耐久性和可靠性1

1.1可靠性工程的发展概况1

1.2可靠性的定义3

1.3产品可靠性的度量4

1.4维修性的度量12

1.5可用性与可用度16

1.6提高产品可靠性的意义17

1.7可靠性工作的基本内容17

练习题18

第2章汽车耐久性试验技术介绍20

2.1汽车耐久性工作的基本方法20

2.2早期的汽车耐久性试验技术23

2.3道路试验26

2.4试验场耐久性试验26

2.5试验室耐久性试验31

2.6汽车可靠性试验数据的处理43

练习题44

第3章可靠性工程中常用的理论分布45

3.1指数分布e(λ)45

3.2正态分布N(μ,σ2)46

3.3对数正态分布LN(μ,σ2)47

3.4威布尔分布W(b,θ,t0)和W(b,θ)48

3.5极端值分布53

3.6伯努利试验与二项分布54

3.7泊松分布563.8总体、样本57

目录汽车可靠性工程基础(第2版)

第4章威布尔概率纸及其应用58

4.1威布尔概率纸58

4.2应用威布尔概率纸对完全子样失效数据的处理60

4.3应用威布尔概率纸对不完全子样失效数据的处理71

4.4混合分布75

4.5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数据处理78

4.6分组首件失效试验法80

练习题86

第5章极端值概率纸、正态概率纸和对数正态概率纸88

5.1极端值概率纸88

5.2正态概率纸91

5.3对数正态概率纸93

第6章应力强度干涉95

6.1应力强度干涉理论95

6.2机械零件的静强度应力强度干涉分析97

6.3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应...

本书旨在介绍汽车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简明的介绍,以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汽车可靠性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正确、有效应用它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