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编码——原理与应用

作者:吴湛击

丛书名: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定价:2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58046

出版日期:2014.07.01

印刷日期:2014.06.19

图书责编:梁颖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共分8章,从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基础理论、主要技术和典型应用3个方面展开阐述。 第1章绪论,介绍网络编码的概念、起源和发展,介绍信道纠错码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介绍本书的组织结构。第2章基于多址接入单向中继信道场景的网络编码技术,介绍和提出了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的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几种联合网络编码方案,分别阐述了其技术要点及性能分析。第3章基于多向中继信道场景的网络编码技术,介绍和提出了多向中继信道的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几种联合网络编码方案,分别阐述了其技术要点及性能分析。第4章基于多元LDPC编码的网络编码技术,从有限域构造的角度深入介绍了基于多元LDPC乘积码技术实现的联合网络编码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的综合性能分析。第5章多源场景下的网络编码研究,阐述了多源网络中的网络编码方案。第6章叠加码的网络编码研究,介绍了基于叠加码技术实现的无线网络中的联合网络编码方案。第7章移动自组网中的网络编码技术,介绍了网络编码技术在移动自组网中的应用与发展。第8章总结与展望,总结了全书的内容,并对无线领域网络编码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预期和方向。

吴湛击,男,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77年生,江苏宜兴人。IEEE高级会员,IEEE标准协会投票会员。2004年于北京邮电大学获“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统一编译码理论与应用”获得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松下电器尖端移动通信研究所做高级研究员多次参加3GPP-LTE国际标准化会议,并多次赴日本横须贺YRP野比的松下总部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2006年7月至今,在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四部,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项,国际PCT发明专利3项,共有十多项授权。作为项目主持人已经结题一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一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作为主研人也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此外,还是国际著名学术期刊《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IEEE transaction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和国内著名学术期刊《电子学报》,《电子�信息学报》等的审稿人。�

网络编码(Network Coding)的思想诞生于2000年,其基本思想看似简单,即允许网络中间节点(路由器或中继器)对已接收到的多个数据包进行简单的异或编码后再发送出去,接收节点借助某些边信息(已知信息)通过相应的译码过程得到完整信息的信息处理技术。但这种简单朴素的基本思想却带来了质的飞跃,借由其基本思想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因此它被认为是网络通信领域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受到了很多的关注。网络编码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和健壮性,同时可以通过分散信息流以平衡网络负载,但会增加信息传输时延和节点的处理复杂度。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都集中于如何在无线网络环境中应用网络编码技术。无线环境传输的广播特性为在无线通信中应用网络编码技术提供了便捷,可以增加无线分组传输的传输效率。然而,对于无线网络编码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分析,对实际网络环境考虑得较少,多数都是基于较为简单的模型或特殊的拓扑结构。 对于传统的端到端传输方式,提高传输可靠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ARQ(自动重传请求)和FEC(前向纠错),前者以时延为代价获得了更优的速率,后者以速率为代价获得了更低的网络时延。如果引入网络编码技术与传统纠错传输方式相结合,即允许中间节点对输入信息进行组合再传送出去,则可以同时在时延和速率方面都达到最优。另外,网络编码对系统误码率有较高的要求,只有较小的误码率才能保证网络编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否则会降低系统的整体性能。综合以上这些考虑,将信道编译码技术与网络编码技术相结合的联合网络编码调制技术成为了无线通信领域应用网络编码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本书遵循的基本原则和特色如下: (1) 注重知识的系...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信道编码概述

1.2.1卷积码

1.2.2Turbo码

1.2.3LDPC码

1.3网络编码概述

1.3.1中继通信理论

1.3.2网络编码的基本概念

1.3.3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

1.3.4网络编码的起源与发展

1.4信道编码与网络编码的研究现况

第2章基于多址接入单向中继信道场景的网络编码技术

2.1引言

2.2基于异或操作的网络编码技术

2.2.1基于BICMID系统的网络编码

2.2.2串行中继下Turbo码的网络编码

2.3基于乘积码的网络编码技术

2.3.1基于LDPC码的网络编码设计

2.3.2场景描述与系统模型

2.3.3LDPC的网络编码

2.3.4译码设计

2.3.5仿真分析

2.3.6本节总结

2.4多址接入全双工中继网络的编码方案

2.4.1场景描述与系统模型

2.4.2叠加信号与迭代译码算法

2.4.3性能仿真

2.4.4本节总结

第3章基于多向中继信道场景的网络编码技术

3.1引言

3.2三时隙比特异或网络编码方案

3.3双时隙比特物理层网络编码方案

3.4仿真分析

3.5多向中继信道下的网络编码

3.5.1系统模型

3.5.2传输方案的原理及处理流程

3.5.3性能分析

3.6本章总结

第4章基于多元LDPC编码的网络编码技术

4.1多元LDPC码介绍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