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9.8元
印次:1-4
ISBN:9787302362609
出版日期:2014.08.01
印刷日期:2016.12.27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大学生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存在的不足,结合行为规范,具体介绍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跨文化沟通、公共礼仪、交谈礼仪、交际礼仪、着装礼仪、聚会礼仪、餐饮礼仪、通联礼仪、涉外礼仪、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与技巧等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必备知识,并通过强化应用实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毕业教育的首选教材,也可以作为大学生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行为规范的指导手册,并为广大社会待业、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崔晓文:经济学硕士、教授、长期从事高等学历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承担社交礼仪、商务礼仪、航空服务礼仪、客运服务礼仪、安保服务礼仪、公共礼仪、经济学、广告学、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多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北京电大《网络环境下礼仪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题研究,在礼仪、广告学、经济学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和教学水平。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的教材有:《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新编管理经济学》、《人际沟通与交流》等。《广告学概论》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前言 现代社会人们的交际广度和频率不断加大,人际沟通能力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掌握丰富的人际交往技巧对于人们顺利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意义非凡;而社交的礼仪形象能有效地展现一个人的学识、素养、风度和魅力,从而使个人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社会能力。当代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与生存压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社会认可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素养的要求高于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这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不仅需要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更好地发挥专长、提高个人在职场的竞争力,还要培养自己的礼仪修养,提升人文素养,能够获得在就业岗位上的长期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这是学生最终“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基础。 本书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特色教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根据社会及企业的要求与需求模式,注重加强人际沟通与社交礼仪素...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 人际交往及其要素
二、 人际交往的重要意义
三、 人际交往的原则
第二节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一、 沟通的内涵与形式
二、 人际沟通的特点
三、 影响人际沟通的主要因素
四、 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
五、 影响人际沟通的主要障碍
第三节人际交往与社交礼仪
一、 礼仪的含义与类别
二、 礼仪的内容
三、 礼仪的基本特征
四、 社交礼仪的基本内容
五、 社交礼仪与人际关系的构建
第二章语言沟通与交谈礼仪
第一节语言沟通的形式与特征
一、 语言沟通形式
二、 非语言沟通形式
三、 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
第二节交谈中的称呼礼仪
一、 称呼礼仪的基本内容
二、 称呼的具体形式
三、 称呼礼仪中应注意的礼仪问题
四、 称呼中的禁忌
第三节交谈的内容与礼仪
一、 交谈礼仪的含义
二、 交谈礼仪的内容
三、 交谈中应注意的礼仪规范
第四节有效的语言表达技巧
一、 语言表达原则
二、 语言表达的礼仪与技巧
第三章非语言沟通与交际礼仪
第一节非语言沟通的特征与作用
一、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二、 非语言沟通的作用
第二节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一、 无声沟通
二、 有声沟通
第三节正确解读和运用非语言沟通
一、 把握形成第一印象的7秒钟
二、 正确解读和运用肢体语言
三、 正确解读和运用其他无声沟通方式
四、 正确解读和运用说话语气及音色
第四节洞察和改善肢体语言的技巧
一、 改善目光语的技巧
二、 改善身体姿势的技巧
第四章人际沟通的障碍及克服技巧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