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学茶座精编1

作者:李杰琼、李松蕾

丛书名: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文库

定价:45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18917

出版日期:2015.10.01

印刷日期:2015.10.27

图书责编:纪海虹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北大新闻学茶座”是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联合主办,卓南生教授主持的小型学术沙龙,以激发问题意识,启迪研究思路,开阔学科视野。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和业界资深专家先后光临“茶座”主讲,与从事新闻学与传播学研究(尤其是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中青年研究者、青年学子互动交流。 本书收录了“茶座”开办五年来聚焦新闻传播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14篇讲稿,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检视与探讨”“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实践与反思”。

李杰琼,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讲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团体理事代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同窗会副会长,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史论研究。曾赴台湾地区、韩国、菲律宾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全额资助下赴日访学一年。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新闻史论的专题论文,论文《动荡大时代里中国报人的抉择——对管翼贤投敌附逆个案的考察》获得第二届“全国新闻学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奖。主持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对华文化战略下近代日本人在华北的办报活动与舆论宣传战研究》。 刘扬,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人民网研究院研究员,编辑,中国新闻史学会个人理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同窗会秘书长,长期从事新闻史与互联网传播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编号11&ZD025)子课题负责人,著有《社交媒体发展对中国新闻业的冲击》(收入李相哲编《日中韓の戦後メディア史》,藤原書店,2012年)等文,合著有《社论研究》(日本龙谷大学《国际社会文化研究所纪要》,2004年第6号)、《从日伪看“大亚亚主义”的诱惑与欺骗》 (《新闻春秋》,2013年第1期)、《中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发展报告》(收入《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等。李松蕾,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新闻史论师资特训班第一届学员,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方向研究,曾赴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访问交流,参加“现代日本研究中心博士班”赴日研修,参与国务院新闻办委托课题“外国媒体涉华报道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如《从“民族主义”到“中国威胁论”:1981-2010年关于钓鱼岛问题的论调变化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9)和《对日俄战争(1904-1905)的报道态度与基调》(《国际新闻界》,2011/1)等。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一部分 新闻传播史论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1

方汉奇 卓南生 程曼丽 王润泽

如何研究新闻史?怎样办好《新闻春秋》? 3

程曼丽 《〈蜜蜂华报〉研究》的写作过程及其引发的思考 20

卓南生 从中日近代化报刊起点与演变之异同看

东亚新闻事业 34

卓南生 新闻史研究方法论之再思考——从《香港华字日报》大量原件之发掘谈起 44

吴廷俊 多元媒介群落不均衡生长——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媒体生长状态考 55

第二部分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的检视与探讨 65

汪 琪 治学?研究?——回到两千年前找寻出师的路径 67

李 彬 学术何为,前沿安在——对当下新闻传播学

的若干反思 86

孙旭培 我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失范与规范 102

郝晓鸣 《亚洲传播学报》与亚洲传播研究:

本土研究的国际化 127

苏钥机 探究新闻的本质 140

第三部分 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实践与反思 161

阮次山 专访国际政要的苦与乐 163

林洸耀 西方主流媒体如何报道中国 174

林任君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发展历程 186

梁丽娟 《苹果日报》对港台传媒及社会的冲击 196

后 记 216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