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与媒体(第3版)
新的媒体效果研究,配有大量的插图、图表、漫画和关于媒体效果的实例。新版增加一章“儿童媒体政策”。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作者:(美)维克托·C.施特拉斯布格尔、芭芭拉·J.威尔逊、埃米·B.乔丹 著;高丽 译

丛书名:新媒体传播理论与应用精品教材译丛

定价:7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505655

出版日期:2018.06.01

印刷日期:2018.09.27

图书责编:陈莉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现如今,媒体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影响着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成长、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不管是传统媒体比如电视、报纸和广播,还是新媒体比如电脑和手机以及迅速发展的社交媒体,都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书从媒体如何影响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角度,探究21世纪儿童与青少年是如何与媒体互动以及媒体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希望借此给予读者一些关于如何引导儿童与青少年成为健康、积极、向上的媒体使用者的启示。

维克托·C. 斯特拉斯伯格(Victor C. Strasburger)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儿科学教授、家庭与社区医学教授、青少年医学部主任。芭芭拉·J.威尔逊(Barbara J.Wilson)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传播系教授,现任《媒体心理学》和《儿童与媒体学刊》等5个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埃米·B.乔丹(Amy B.Jordan)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博格公共政策中心媒体与儿童发展部主任,《儿童与媒体学刊》主编,曾获得国际传播学会授予的“最佳应用/政策研究奖”和美国传播协会授予的“斯坦利·L.撒克逊应用研究奖”。

前言 美国的年轻人把绝大多数闲暇时间花在媒体上。他们与搞笑的电视角色一起大笑;他们在视频游戏中充满敌意地攻击和破坏;他们能看到糖果、化妆品乃至酒精饮料广告;他们听关于性和暴力的说唱歌词;他们在线上与来自全世界的人们互动。这些“数字原住民”们所经历的社会环境,与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在童年时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截然不同。 这《儿童、青少年与媒体(第3版)》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涉及面广且基于相关研究的综述,介绍21世纪媒体对年轻人带来的种种影响。具体来讲,《儿童、青少年与媒体(第3版)》聚焦的主要议题是儿童、青少年和媒体互动的方式,以及媒体在年轻人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每一章里,我们回顾了那些帮助建构了这些议题的最新发现和重大研究。由于研究本身常常是枯燥的、不易被理解的,所以在每一章里我们加入了插图、来自媒体的具体实例、公共讨论以及媒体影响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向读者展示,社会科学研究与涉及年轻人的媒体议题之间的相关性。 这《儿童、青少年与媒体(第3版)》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的发展性框架。在第一章,我们讨论了儿童和青少年如何成为独一无二的媒体受众,还列举出了年轻人在处理和理解媒体内容的方式上存在的发展性差异。我们也讨论了婴幼儿是如何越来越多地与媒体发生互动。我们在《儿童、青少年与媒体(第3版)》的其他章节中也使用了这个发展性框架,为的是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例如,一个5岁的儿童对一条媒体讯息的反应会不同于一个10岁或15岁少年对同一条媒体讯息的反应。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讨论了在不同领域里媒体内容带来的影响,这些领域包括:广告(第二章),教育性和亲社会的内容(第三章...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 儿童与青少年:独特的受众    1

当今年轻人所处的媒体环境和他们的媒体习惯    3

儿童与成年人不同    8

儿童各不相同    10

青少年不同于儿童    12

与处理大众媒体有关的发展性差异 16

低龄儿童与大龄儿童 18

大龄儿童与青少年    22

两个总体发展趋势    25

婴幼儿媒体    27

结论    29

练习    29

第二章 广告 31

儿童广告的历史变迁 33

电视广告的内容分析 35

对广告的认知处理    38

对广告的关注    39

区别广告与节目    40

理解广告    41

广告的劝服效果    47

品牌忠诚    47

对商品的渴望    48

亲子冲突    50

物质主义与价值取向 51

儿童期消费者行为发展的不同阶段 53

21世纪的市场营销策略 54

角色商品化    54

产品植入    55

病毒营销    57

线上营销    58

校内营销    60

广告素养教育    62

结论    64

练习    64

第三章 教育性和亲社会媒体 66

影响媒体给儿童“供给”的管制和经济因素    66

管制因素    66

经济因素    67

儿童基于媒体的教育性学习 69

《芝麻街》的经验和儿童的教育性媒体    69

媒体与模仿    70

媒体和语言学习    71

接触教育性媒体所产生的持续效果 72

当媒介即讯息    73

儿童基于媒体的社会化学习 73

面向儿童的亲社会媒体内容 7... 查看详情

图书特色

• 提供新的媒体效果研究,以及涉及如下具体议题的有影响力的研究,包括广告、暴力、视频游戏、性、药品、身体形象与饮食失调、音乐、互联网等。
• 配有大量的插图、图表、漫画和关于媒体效果的实例。
• 媒体素养的话题贯穿全书,并就如何应对当前媒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新版增加了一个新的章节“儿童媒体政策”,关注年轻人如何与手持型技术互动以及如何被这类技术所影响等新兴议题上。
• 更多地聚焦于儿童的长时间媒体接触,尤其是借助于手持型和个性化媒体设备的长时间媒体接触,比如婴儿是如何使用媒体和被媒体所影响的。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