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人机工程学

随书赠送 PPT 教学课件,下载地址见书前言。

作者:曹祥哲
丛书名:高等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49.80
印次:1-12
ISBN:9787302490937
出版日期:2018.03.01
印刷日期:2023.07.24

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机械设计、环境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读者需要了解 人机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理解与产品紧密关联的人的因素,掌握各种形式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原理和方法。 《人机工程学》共分 7 章,第 1 章介绍人机工程学的含义、发展、范畴、方法及其与 “ 以人为本 ” 设计理念之间的关系; 第 2 章介绍作为设计依据的人体系统、人体尺度、感觉及其特性、知觉及其特性、人的信息处理机制、情绪与情感、 运动器官及其特性、个体作业行为等方面的人因;第 3 ~ 6 章分别介绍人机界面设计 ( 包括信息显示、操纵控制、 计算机交互 ) 、作业器具设计、作业空间设计、作业环境设计等各领域的人机工程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第 7 章则从总体上介绍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和方法进行人机工程设计的原理与程序。 《人机工程学》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不仅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专业的教材使用,而且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及广大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的人员阅读参考。

more >

前 言 一项优秀的设计必然是人、环境、技术、经济与文化等因素巧妙平衡的产物。因此,要求设计师有 能力在各种制约因素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判断最佳平衡点的标准,就是在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 的原则。具体表现在各项设计中均应以人为主线,将人机工程学规范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并且在设计 全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必要进行人机工程学研究与分析,以确保一切设计物都能符合人的特性,从而 使其功能满足人的需求,因此人机工程学被视为重要的知识与评判设计的标准,这也是专业学子与专业 人士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机工程学》从专业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学科的各项知识。从人机工程学的 定义、概念、发展脉络以及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方面,对人体结构 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 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 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 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 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人机工程学现今已是很多设计门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必须理解、明白,并且深切 地感悟出人机工程学与各个设计专业的相关联性 , 使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人造 物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其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要求。 随着人类生活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交互化的高速发展,人的因素在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 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在设计教学及实际应用中的 地位与作用也愈显出其重要性。 《人机工程学》强调理论基础化、思想系统化、学科多元化的编写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多专业结合与互 融的编写思路。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侧重于结合实例探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多领域的研究与 应用,力求使读者既能获得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也能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应用与研究。 第一,注重跨界的教学思路。由于人机工程学适合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 专业,笔者从人—机—环境的整体系统进行讲解,既包含人与产品设计——人与物的关系,又包含人与 室内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涵盖人机系统整体化的思想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系统研究。因此《人机工程学》适 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室内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使用,真正实现理论系统化、实践多元化的教育 理念。 第二,《人机工程学》注重知识的前瞻性。笔者结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例如物联网时代、智能化技术对人 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对传统人机工程学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笔者在传统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体系上, 发觉新的思路,例如从新的可穿戴设备与人的关系、新的交互方式等知识进行讲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 教学思路。 第三,理论系统化。《人机工程学》注重理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对很多传统观点进行梳理,并利用多图表的 形式进行辅助说明,使学生与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梳理书中的知识,也利于考研的同学进行理论补充,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第四,《人机工程学》引用并分析了大量的世界优秀设计作品,为读者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提供了借鉴之处。 《人机工程学》可作为工业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家具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的本科生教 材、研究生的参考读物,也可供艺术设计等方面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人机工程学》由曹祥哲编著,兰玉琪、邓碧波、马彧、陈永超、李巨韬、汪海溟、寇开元、 吕太锋、谭周、周旭、龙泉等也参与了《人机工程学》的编写工作。由于作者水平所限,书中 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人机工程学》提供了 PPT 教学课件,扫一扫右侧的二维码,推送到自己的邮箱后即可下载获取。 编 者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同系列产品more >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第二版)

杨旸、黄悦欣、白薇
定 价:69.80元

查看详情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

黄悦欣、陈香、杨旸
定 价:59.80元

查看详情
设计素描

汪海溟、连彦珠、李珂蕤
定 价:69.80元

查看详情
工业设计概论(第三版)

兰玉琪、霍冉、邓碧波
定 价:59.80元

查看详情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第四版)

兰玉琪、殷增豪、周添翼
定 价:69.80元

查看详情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人机工程学现今已是很多设计门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必须理解、明白,并且深切地感悟出人机工程学与各个设计专业的相关联性 , 使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人造 物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其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要求。 随着人类生活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交互化的高速发展,人的因素在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 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在设计教学及实际应用中的 地位与作用也愈显出其重要性。
    《人机工程学》强调理论基础化、思想系统化、学科多元化的编写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多专业结合与互 融的编写思路。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侧重于结合实例探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力求使读者既能获得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也能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应用与研究。 
    第一,注重跨界的教学思路。由于人机工程学适合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专业,笔者从人—机—环境的整体系统进行讲解,既包含人与产品设计——人与物的关系,又包含人与室内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涵盖人机系统整体化的思想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系统研究。因此本书适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室内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使用,真正实现理论系统化、实践多元化的教育理念。
     第二,《人机工程学》注重知识的前瞻性。笔者结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例如物联网时代、智能化技术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对传统人机工程学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笔者在传统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体系上, 发觉新的思路,例如从新的可穿戴设备与人的关系、新的交互方式等知识进行讲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
     第三,理论系统化。《人机工程学》注重理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对很多传统观点进行梳理,并利用多图表的 形式进行辅助说明,使学生与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梳理书中的知识,也利于考研的同学进行理论补充,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第四,《人机工程学》引用并分析了大量的世界优秀设计作品,为读者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提供了借 鉴之处。
     《人机工程学》可作为工业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家具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的本科生教 材、研究生的参考读物,也可供艺术设计等方面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人机工程学现今已是很多设计门类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我们必须理解、明白,并且深切地感悟出人机工程学与各个设计专业的相关联性 , 使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能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人造 物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其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要求。 随着人类生活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交互化的高速发展,人的因素在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 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这门学科在设计教学及实际应用中的 地位与作用也愈显出其重要性。
    《人机工程学》强调理论基础化、思想系统化、学科多元化的编写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多专业结合与互 融的编写思路。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基础上,侧重于结合实例探讨人机工程学在设计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力求使读者既能获得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也能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应用与研究。 
    第一,注重跨界的教学思路。由于人机工程学适合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专业,笔者从人—机—环境的整体系统进行讲解,既包含人与产品设计——人与物的关系,又包含人与室内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涵盖人机系统整体化的思想体系,使之成为真正的系统研究。因此本书适用于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以及室内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使用,真正实现理论系统化、实践多元化的教育理念。
     第二,《人机工程学》注重知识的前瞻性。笔者结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例如物联网时代、智能化技术对人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已经对传统人机工程学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笔者在传统人机工程学的知识体系上, 发觉新的思路,例如从新的可穿戴设备与人的关系、新的交互方式等知识进行讲解,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思路。
     第三,理论系统化。《人机工程学》注重理论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对很多传统观点进行梳理,并利用多图表的 形式进行辅助说明,使学生与专业人员能够更好地梳理书中的知识,也利于考研的同学进行理论补充,
    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第四,《人机工程学》引用并分析了大量的世界优秀设计作品,为读者理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提供了借 鉴之处。
     《人机工程学》可作为工业设计、室内环境设计、家具设计、交互设计等专业的本科生教 材、研究生的参考读物,也可供艺术设计等方面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more >
  • 目 录

    第1章 人机工程学基础1

    1.1 人机工程学的概念 1

    1.2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 3

    1.2.1 经验人机工程学——初始阶段 4

    1.2.2 科学人机工程学——成长阶段 8

    1.2.3 现代人机工程学——成型阶段 9

    1.3 人机工程学的分类 10

    1.3.1 设备人机工程学 10

    1.3.2 功能人机工程学 11

    1.4 人机工程学中的要素 11

    1.5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12

    1.6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16

    1.7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19

    1.7.1 人机工程学为工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9

    1.7.2 为工业设计中的“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20

    1.7.3 为产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0

    1.7.4 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21

    1.8 人机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21

    第2章 人的感知系统23

    2.1 人的感觉定义与特点 24

    2.1.1 适宜刺激 26

    2.1.2 适应 27

    2.1.3 相互作用 27

    2.1.4 对比 27

    2.1.5 余觉 28

    2.2 人的知觉定义与特点 28

    2.2.1 知觉定义 28

    2.2.2 知觉特点 29

    2.3 人的视觉定义及特点 32

    2.3.1 视觉刺激 32

    2.3.2 视觉系统 32

    2.3.3 视觉机能 33

    2.4 听觉机能及其特征 38

    2.4.1 听觉刺激 38

    2.4.2 听觉的特性 39

    2.5 嗅觉与味觉的特性 39

    2.5.1 嗅觉感受器 39

    2.5.2 嗅觉能力 40

    第3章 人体尺寸与数据采集41

    3.1 人...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