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
作者:杨旸、白薇
丛书名:高等院校产品设计专业系列教材
定价:59.80元
印次:1-5
ISBN:9787302538813
出版日期:2020.04.01
印刷日期:2024.01.05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可以让企业管理者及时了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设计和生产情况,这同时也是生产企业非常重要的工作。《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从产品设计调研和产品设计规划的角度帮助读者了解产品设计的内容、方法、工具以及团队中不同的角色。 全书共分5章,详细介绍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的概念、目的、意义等内容,涉及市场调研、顾客需求调研、设计研究方法、产品设计战略、规划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设计过程控制等。在具体讲解过程中,结合一些产品的案例进行阐述。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内容翔实,讲解生动,案例丰富,既可以作为工业设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从事产品设计调研与设计开发的相关人员作为参考读物。
more >前 言 李乐山教授在他的《设计调查》一书中写道:“设计调查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是设计专业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一,是设计师应该具有的一部分能力和知识,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门功课,可以使学生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设计和企业生产情况,同时调查研究和产品的生产规划也是生产企业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是产品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充分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尽可能帮助企业生产,才符合国家提倡的产、学、研结合的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今后,我国工业发展环境将发生深刻变化,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已进入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阶段。转型就是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升级就是通过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促进工业结构整体优化提升。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是我国目前的重要任务。 工业产品设计在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和品牌创建方面可以发挥强大的作用。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依靠创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善产品和服务品质,满足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也可以催生新业态,带动就业,推动我国生产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确定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1) 加强创意、设计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激励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结合,活跃知识产权交易,为保护和鼓励创新,更好地实现创意和设计成果价值营造良好的环境。 (2) 实施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人才扶持计划,支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创意设计与经营管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 (3) 以市场为主导,鼓励创意、设计类中小微企业成长,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设计服务领域,设立创意中心、设计中心,放开建筑设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4) 突出绿色和节能环保导向,通过完善标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等方式加强引导,推动更多绿色、节能环保的创意设计转化为产品。 (5) 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和金融服务,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蓬勃发展。 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进行指导,设计教育就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尤其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处于互联网时代的电子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智能化等一系列概念的诞生,以有史以来最快的速度冲击着我们,实时了解国内外的科技发展状况,拓宽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视野,掌握切实可行的设计调研方法,客观地分析、研究、归纳调研结果,做出科学的设计规划非常重要。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结合院校的教学特点编写而成。全书共分5章,第1章为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的概念;第2章阐述了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的目的和意义;第3章和第4章主要介绍产品设计调研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方法;第5章介绍产品设计规划的具体内容与调控手段。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从产品设计调研和产品设计规划的角度帮助读者了解产品设计的内容、方法、工具以及团队中不同的角色。书中结合一些产品的案例进行阐述,既可以作为工业设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合作为从事产品设计调研与设计开发相关人员的参考指南。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由杨旸、白薇编著。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产品设计调研与规划》提供了PPT教学课件资源,扫一扫右侧的二维码,推送到自己的邮箱后即可下载获取。 编 者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