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第二版)

作者:姜恩庆

丛书名: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定价:49元

印次:2-9

ISBN:9787302454250

出版日期:2017.01.01

印刷日期:2024.07.16

图书责编:闻祥军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中国古典文学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精神财富。本书以年代为架构,按不同历史时期精选历代优秀作家的代表作品,设先秦文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元明清文学六个板块,涵盖了诗、文、词、歌、赋、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式。每一板块文选之前,均对这一历史时期文学发展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对领悟作品有所裨益。每一篇目前给出了精练评点,导读部分从时代背景、写作动机、作品特点、文学流派、后世评价几个层面展开。后设感悟讨论、平行阅读,力求以丰富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汲取古典文学精华,感悟作品,把握作家的心路历程,涵养文化品格。 本书为全日制高等院校非中文类专业文化通识课编写,也可作为文学作品鉴赏的参考读物。

这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力求把中国各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集中地呈献给大家,将优秀作品的精华和作家的精神风骨展现给大家。本着守正出新的指导思想,既沿袭传统古典文学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思想透视、意象品评、流派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又确立了历史文化视野下文本解读的新思路。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理性讨论文学作品的性质,考察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状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透视作家的心灵或阐述文学流派、思想学说的成因、内容等,强调文化元典与文学经典的结合,注重历史知识、人文知识、文学知识的相互勾连。另外,突破传统教材模式的局限,每个篇目后面或给出平行阅读、拓展阅读,或给出链接,开阔视野,指导读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优秀文化的浸染。本教材编写体例,以历史时期为单元。文本选择文学文体和实用性文体并重,赏析诗文、辞赋、小说、奏疏、章表等精品,把握文学发展的多个侧面、深刻感悟文学之精髓。 导读部分:精要分析文本,穿插历史背景知识、文学、文体知识,品味作品解读与鉴赏之道,奠定学以致用之基。感悟思考部分: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培养独立见解,特别是对一些有不同见解的文本,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研究、讨论、争论。平行阅读部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阅读篇目,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平行阅读所选篇目不再加注释。 每个单元均对本时期文学发展的概貌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有助于对作品深入理解;每个篇目题头均给出了精要点评,凝练要点,引发读者兴趣。

第二版前言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九百多年前北宋文学家苏轼《和董传留别》中的诗句。《和董传留别》是苏轼写给朋友董传的一首留别诗,这首诗可能不被大家熟知,而"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句却广为传诵,原因就在于它经典地阐述了饱读诗书与精神风貌的关系。董传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他满腹经纶,脱俗的气质自内而生,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养成高雅的气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诗书对人的内化效果。   中国古典文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财富,学习古典文学,对当今大学生的气质培养、人格养成意义重大,在通识教育的体系框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人文素质培养是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作品解读、氛围熏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就个体而言,是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每个人的心灵,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就集体而言,是塑造我们民族整体文化品格,铸就大国国民灵魂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加强通识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已经达成共识,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们编写的这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力求把中国各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集中地呈献给大家,将优秀作品的精华和作家的精神风骨展现给大家。本着守正出新的指导思想,既沿袭传统古典文学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思想透视、意象品评、流派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又确立了历史文化视野下文本解读的新思路。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理性讨论文学作品的性质,考察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状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透视作家的心灵或阐述文学流派、思想学说的成因、内容等,强调文化元典与文学经...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 1

第一节  先秦文学概述 1

第二节  溱洧 2

第三节  橘颂 4

第四节  《论语》十则 6

第五节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9

第六节  马蹄 15

第七节  兼爱(上) 19

第八节  说难 21

第九节  冯谖客孟尝君 27

第十节  谏逐客书 31

     第二章  两汉文学 36

第一节  两汉文学概述 36

第二节  饮马长城窟行 37

第三节  行行重行行 39

第四节  子虚赋 41

第五节 治安策(节选) 47

第六节  登楼赋 53

第七节  垓下之围 56

第八节  孙庞斗智 63

第九节  苏武传 65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74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74

第二节  苦寒行 75

第三节  白马篇 77

第四节  典论·论文 79

第五节  和郭主簿(其二) 83

第六节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

 同僚 85

第七节  西洲曲 87

第八节  折杨柳歌辞 88

第九节  文心雕龙·知音 90

第十节  文选序 96

     第四章  唐代文学 103

第一节  唐代文学概述 103

第二节  春江花月夜 104

第三节  在狱咏蝉 107

第四节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09

第五节  燕歌行  并序 111

第六节  江上吟 114

第七节  阁夜 116

第八节  长恨歌 119

第九节  无题 125

第十节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

 夹溪居人 127

第十一节  谏... 查看详情

这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力求把中国各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集中地呈献给大家,将优秀作品的精华和作家的精神风骨展现给大家。本着守正出新的指导思想,既沿袭传统古典文学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证、思想透视、意象品评、流派分析、综合比较的方法,又确立了历史文化视野下文本解读的新思路。从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出发,理性讨论文学作品的性质,考察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现象的发生、发展状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透视作家的心灵或阐述文学流派、思想学说的成因、内容等,强调文化元典与文学经典的结合,注重历史知识、人文知识、文学知识的相互勾连。另外,突破传统教材模式的局限,每个篇目后面或给出平行阅读、拓展阅读,或给出链接,开阔视野,指导读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获得优秀文化的浸染。
本教材编写体例,以历史时期为单元。
文本选择文学文体和实用性文体并重,赏析诗文、辞赋、小说、奏疏、章表等精品,把握文学发展的多个侧面、深刻感悟文学之精髓。 
导读部分:精要分析文本,穿插历史背景知识、文学、文体知识,品味作品解读与鉴赏之道,奠定学以致用之基。
感悟思考部分:引导学生发散思考,培养独立见解,特别是对一些有不同见解的文本,不设标准答案,鼓励学生研究、讨论、争论。
平行阅读部分:拓展学生视野,补充阅读篇目,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平行阅读所选篇目不再加注释。 
每个单元均对本时期文学发展的概貌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有助于对作品深入理解;每个篇目题头均给出了精要点评,凝练要点,引发读者兴趣。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