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资源保护法
感谢您选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材!我们为采用本书作为教材的老师提供教学辅助资源。请点击 资源下载—课件下载 微信扫描二维码 下载教学资源。如有疑问请致电010-8347(0332)/(0142)

作者:李爱华、王虹玉、侯春平、张冠男

丛书名: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本科)“法律法规”系列教材、“工商”企业在职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78164

出版日期:2017.09.01

印刷日期:2017.08.30

图书责编:朱玉霞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紧密结合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实践和环境法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努力吸收近年来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丰富经验和国内外环境法学研究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以环境法学涉及的各个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环境领域的最新发展。本书采用了案例分析、关注实事、热点探讨等编写方式。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法律院、系必修课和邻近专业选修课选用,也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培训干部用书,同时对环境普法宣传工作和参加自学考试也有参考价值。

李爱华:北京物资学院劳动科学与法律学院法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硕士。1978年开始从事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主讲国际商法、国际私法、海商法、环境法。主要研究方向,物流法,环境法。负责及参与北京市教委课题3项,主编《物流法规》等,参编教材十余本,发表物流法、环境法方面论文二十余篇。 王虹玉:华北科技学院法学系专任教师,讲师。主要承担宪法学、行政处罚、立法、经济法、环境法等多门课程讲授和实践教学。参与与主持校级以上科教研课题10余项;主编和参与编写的课程有金融法律法规、法制教育读本、大学生法制教育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立法的建议》、《论低碳社会建设的多元主体及其良性互动 》等数篇论文。侯春平:获法学博士学位,副教授,华北科技学院工作。长期从事法学教育与研究,教学经验丰富,讲授多门课程。参与编写本科及其他法学教材多部,主编《律师与公证》(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6),《法制教育》高二年级(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主编《法制教育》高三年级(上),(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副主编《合同理论与实务简明教程》(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参编《会计法律法规》,(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参编《税法》(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参编《大学生法制教育》(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张冠男:北京开放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法学教研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硕士。多年从事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主讲经济法、国际商法、安全生产法、商法、环境法。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环境法,负责及参与北京市教委课题2项,参编教材5本,发表论文8篇。

前言 〖3〗 前言 FOREWORD 环境资源保护法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增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提议的快速推进、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局面,不仅国内经济繁荣,而且促进带路周边国家的经济建设。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所有经济活动必须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完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对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问题不断加剧,全球污染、气候变化、各类自然灾害频发、资源保护与争夺等环境与资源纠纷日趋增多,不仅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而且极大地危害了人类的生存。加强环境与资源保护,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促进市场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等各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环境资源保护法是与环境、自然资源、管理学、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等密切联系的科学,环境资源保护法律法规是高校法学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就业从业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知识技能。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法学教育要求、依据该课程教学大纲和我国现行环境资源保护法律、管理条例规定等内容为主,并结合国内外权威理论及环境资源保护出现的实际问题而编写;以使其更贴近现代经济发展、更符合社会用人需要、更好地为国家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服务,这也是本书出版的目的和意义。 本书作为普通高等教育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提出的2011年发布的《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的要求,以及“...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CONTENTS

环境资源保护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2

第二节环境问题5

第三节环境科学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概述22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23

第二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内涵28

第三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任务和目的32

第四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38

第五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及适用范围44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57

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概述58

第二节保护优先原则的含义59

第三节预防为主原则64

第四节综合治理原则67

第五节损害担责原则69

第六节公众参与原则74

第四章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制度84

第一节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概述85

第二节环境资源规划制度86

第三节环境标准与环境监测制度91

第四节环境税制度98

第五节排污收费制度102

第六节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制度106

第七节环境资源许可证制度109

第八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制度117

第五章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121

第一节污染防治法概述122

第二节大气污染防治法125

第三节水污染防治法135

第四节海洋污染防治法143

第五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54

第六节固定废物污染防治法158

第七节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166

第六章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法律制度174

第一节土地...

随着我国环保事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批懂环保法,具有环保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需求呼唤新教材的出版。通过《环保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和从业者的法治观念,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在经济活动中运用环保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及其他专业教材,也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教材,也可作为环保从业人员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