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3版)
资源下载\课件下载处含有本书的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客服电话:010-62792097-201

作者:杨淑媛、姜旭宏、孙振娟、曹燕红

丛书名:二十一世纪普通高等院校实用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定价:58元

印次:3-3

ISBN:9787302486794

出版日期:2018.01.01

印刷日期:2020.08.06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以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基础,结合新出台的相关会计、税务政策以及企业实务。主要介绍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重点讲解了会计六要素增减变动的会计核算及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与报表分析等内容。 本书注重将新的会计理论与实践应用到教材之中,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同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通过小知识扩展学习者的视野,力求使学习者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能全面掌握会计核算方法、核算程序及报表编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结构和内容上既符合学校教学的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本书可用作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用作会计人员、经济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和自学参考用书。

在现代社会里,会计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应用能力。可见,培养出具备“技术性应用型”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已势在必行。因此,在《会计学(第3版)》的编写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其一,确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只注重会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相关会计实践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教材突破了原有会计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的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及会计信息的传递,并在掌握相关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阅读会计报表和进行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其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习会计,学会利用会计信息、会计政策进行管理的控制与决策。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教材具有传统会计教材的精华和特色

前 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发展所呈现的市场化、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也在日益影响着我们。会计教材的编写也要紧跟时代经济与会计发展历程,与时俱进。《会计学(第3版)》在以往会计学教材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近几年优秀财务会计教材的精华,结合财政部最新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以及会计实务编写而成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更加实用的小贴士,并在叙述上更言简意赅。   在现代社会里,会计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应用能力。可见,培养出具备“技术性应用型”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已势在必行。因此,在《会计学(第3版)》的编写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确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只注重会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相关会计实践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教材突破了原有会计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的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及会计信息的传递,并在掌握相关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阅读会计报表和进行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其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习会计,学会利用会计信息、会计政策进行管理的控制与决策。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教...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会计概述 1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

二、会计的含义 3

三、会计的特点 4

四、会计的职能、目标和方法 5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

        基础 11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1

二、会计基础 14

第三节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15

一、可靠性 15

二、相关性 16

三、可理解性 16

四、可比性 16

五、实质重于形式 17

六、重要性 18

七、谨慎性 18

八、及时性 19

第四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9

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及其确认 20

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及其确认 25

第五节  会计计量 29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构成 29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原则 30

自测题 31

第二章  会计循环 35

第一节  会计对象 35

一、会计对象的含义 35

二、资金循环 35

第二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38

一、会计科目 38

二、会计账户 42

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 43

第三节  复式记账原理 43

一、单式记账法 43

二、复式记账法 44

三、借贷记账法 44

第四节 会计凭证 52

一、会计凭证概述 52

二、原始凭证 53

三、记账凭证 60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63

第五节  会计账簿 64

一、会计账簿的意义 64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 65

三、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67

四、错账更正 76

第六节  对账与结账 78

一、对账 78 ... 查看详情

在现代社会里,会计在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会计信息对管理决策和控制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现代会计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应用能力。可见,培养出具备“技术性应用型”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已势在必行。因此,在《会计学(第3版)》的编写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其一,确立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我国传统会计教育目标只注重会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相关会计实践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教材突破了原有会计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涵盖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分析的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各项会计指标的经济含义,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及会计信息的传递,并在掌握相关会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阅读会计报表和进行相关财务指标的分析。
其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站在管理的角度去学习会计,学会利用会计信息、会计政策进行管理的控制与决策。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锻炼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教材具有传统会计教材的精华和特色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