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与资本实践
《公司治理之道》作者最新力作!以价值投资推进产融结合!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作者:马永斌

丛书名:资本之道系列丛书

定价:128元

印次:1-6

ISBN:9787302486367

出版日期:2018.03.01

印刷日期:2024.03.05

图书责编:宋丹青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市值管理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以解决产融结合问题为导向,以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为目的的一整套逻辑和方法。高效的市值管理是在公司市值被高估或低估的情况下,综合应用商业模式创新、股权激励、投资者关系管理、并购重组、定向增发、套期保值等资本运作手段,使得公司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统一协调,并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做实业的企业关注的是在产品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利润追求实现企业发展;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将面临一个全新概念——“市值管理”:如何提高资本市场估值?如何将估值转化实现为市场价值?如何实现股价对于企业内在价值的即时互动并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任何一个企业背后都有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企业家对于产品市场是非常熟悉的,从创业开始,企业家每天都要在这个市场上面对竞争对手,努力提升技术、稳定质量、降低成本,以强势营销去抢占市场份额、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资本市场对于企业家来讲,是一个陌生的战场。资本市场的获胜者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资本,反过来在产品市场上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实现从“累加式增长”到“倍增式增长”的转变。但是在这个战场上,交易的不再是产品,而是企业。交易的逻辑和方法有了很大改变。在传统的产品市场上追求的是尽量做大企业:资产尽可能多,规模尽可能大,以追求利润最大化实现企业发展;但是在资本市场上,重资产企业和规模过大的企业是不受欢迎的,资本青睐的是行业前景好、资产轻、利润增长率高、公司治理完善的企业,资本和人才将流向这样的公司,推动其股价上涨,从而获得竞争的胜利。这就意味着,所有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或准备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等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企业创始人必须学会一个新的能力:市值管理。

马永斌1972年出生于云南省昭通市,1990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任深圳研究生院企业资本与管理制度设计中心常务副主任、创业教育中心主任,在深圳研究生院从事教学研究和创业管理工作。兼任深圳市企业并购促进会副会长,以及多家企业与投行的资本顾问。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所大学的EMBA学位项目和金融投资总裁EDP项目担任课程主讲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集中在公司治理、股权结构、市值管理、股权激励、并购重组、投融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曾发表学术论文45篇,其中核心期刊42篇,一作35篇。曾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共3本。负责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17项,其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2项,优秀论文奖励7项;清华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

自序 这是一本写给企业创始人的书,尤其是那些想要接触资本进行产融结合,准备向“实业+资本”转型的企业家。 做企业有很多种做法,不一定非得要IPO上市。夫妻俩做一个家庭作坊一年赚个几百万,日子也可以过得很好,但这种做法一定是做不成伟大公司的。只有通过引入VC、PE、战略投资者,利用IPO、并购重组等资本手段,才有可能将企业打造成为伟大公司。 只会“挣钱”的实业家顶多只是一个令人同情的苦干实干者,并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只有在具备“挣钱”的勤奋与刻苦之余,深谙资本市场的“生钱”与“赚钱”之道,达到“钱生钱”的至高境界,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就是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实业家+资本家,“实业+资本”是中国企业产融结合、转型升级的一条高效路径。 生活在今天中国的企业创始人无疑是幸福的,中国资本市场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无论用风起云涌,还是用波澜壮阔,或是用惊涛骇浪来形容其发展,都不为过。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资本市场成为中国企业融资、再融资的主要战场;2014年开始的新三板挂牌热,意味着企业可以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开辟融资渠道;即将实施的注册制将使得企业IPO上市变得和挂牌新三板一样方便和简单。 这意味着进入“资本+”时代的中国企业,正在加速接受着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洗礼。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正在或计划在不久的将来通过主板、创业板等上市,利用资本的力量助力实业,从而实现转型升级的目的。 每个企业创始人都有各自独特而精彩的故事,但经历大致都是:在创业初期艰难选择和坚持忍耐;当企业好不容易有了一些小成后,又要面临“创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1章 市值管理是什么

1.1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003

1.2 账面价值、内在价值和市场价值   007

1.3 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经营   011

1.4 市值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012

1.5 市值最大化的意义   018

1.6 市值管理认识的误区   020

1.7 市值管理的双刃性   024

1.8 市值管理只有上市公司需要吗   031

第2章 价值如何创造

2.1 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   037

2.2 设计商业模式的正确视角   040

2.3 寻找和创造利润区   044

2.4 以客户和利润为中心的设计逻辑   048

2.5 客户选择和放弃   056

2.6 价值创造和获取   059

2.7 保护利润流   066

2.8 定位业务范围   068

2.9 实施要素选择   069

2.10 投资者喜欢的商业模式   071

第3章 价值如何得到认可

3.1 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   077

3.2 IRM管理与价值实现   079

3.3 从IRM到4R管理   082

3.4 从信息披露到整合营销   095

3.5 从单向沟通到双向互动沟通   104

3.6 构建高效和独立的董事会   108

3.7 从激励到市值管理的股权激励   121

3.8 从福利到市值管理的员工持股计划   128

第4章 价值如何经营

4.1 价值经营的基本逻辑   137

4.2 产融结合的多股权投资   140

4.3 ... 查看详情

市值管理,企业创始人在资本市场上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和逻辑,关键是以价值投资的理念推进产融结合!市值管理的本质是通过产业和金融产生良好的互动,最大化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稳健而快速的增长!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