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8元
印次:2-2
ISBN:9787302495079
出版日期:2018.05.01
印刷日期:2019.07.08
图书责编:孟攀
图书分类:教材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经济学本科层次各专业通常都开设此课程。 《货币银行学(第2版)》共分为10章,主要内容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金融监管、金融市场、货币供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和货币政策的研究与探讨。 《货币银行学(第2版)》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可用作高等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教科书,也可供银行从业人员使用。
《货币银行学(第2版)》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金融实务经验的教学名师、教学科研骨干组成的编写团队,根据长期从事高校货币银行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实践,融会我国金融业改革的现行理论和实务,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的实证和做法而撰写的。《货币银行学(第2版)》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 内容精练。依据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国情的变化,内容注重基础性、知识性、应用性,目的是使教材更新更实用。(2) 时代性强。2015年,金融改革仍将是深化改革的核心。金融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使中国从“高储蓄”向“高资本形成率”转型。本书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等体现时代特色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金融发展的新理论。(3) 讲练结合。本书在阐述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同时,编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增加了可操作性。(4) 注重能力的培养。本书内容坚持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全方位又突出重点,掌握既有比较又有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分析的能力。
第2版前言 货币银行学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金融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货币银行学是研究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的经济学科。学习货币银行学,掌握剖析经济问题的入门钥匙。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有全面的理解和完整的认识,掌握分析现实金融问题的方法,培养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金融的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顺应时代的要求,货币银行学的知识体系需要重构,基于这一客观的需要,我们在多年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对本书进行再版。本书再版时主要体现以下4个特点。 (1) 内容精练。依据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国情的变化,内容注重基础性、知识性、应用性,目的是使教材更新更实用。 (2) 时代性强。2015年,金融改革仍将是深化改革的核心。金融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使中国从“高储蓄”向“高资本形成率”转型。本书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等体现时代特色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金融发展的最新理论。 (3) 讲练结合。本书在阐述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同时,编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增加了可操作性。 (4) 注重能力的培养。本书内容坚持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全方位又突出重点,掌握既有比较又有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分析的能力。 本书由刘智英、刘晓宇主编,何嵬、李健副主编,全书由刘智英、刘晓宇总撰定稿,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和第二章由刘晓宇(哈尔滨金融学院)编写,第三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由刘智英(哈尔滨金融学院...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2
一、货币的起源 2
二、货币的本质与含义 4
三、货币形态的发展及其变化 5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8
一、货币的职能 8
二、货币的作用 12
第三节 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13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13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4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16
四、我国的货币制度 19
本章小结 22
经典案例 23
复习思考题 24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25
第一节 信用概述 26
一、信用的起源及发展 26
二、信用的定义和特征 27
三、信用的构成要素 28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 29
一、商业信用 29
二、银行信用 30
三、国家信用 31
四、消费信用 35
五、国际信用 35
六、民间信用 36
第三节 信用工具 37
一、信用工具的定义及特征 38
二、信用工具的类型 39
三、短期信用工具 39
四、长期信用工具 43
第四节 利息与利率 46
一、利息及其本质 46
二、利率的定义及种类 48
三、利率的计算 50
四、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 51
五、利率的作用 52
六、利率管理体制和利率市场化 54
本章小结 56
经典案例 57
复习思考题 57
第三章 金融机构 59
第一节 金融机构概述 60
一、金融机构的好处和优势及功能 62
二、金融机构的分类 64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机构 70
一、中国人民银行 71
二、政策性银行 71
三、商业银行 73... 查看详情
《货币银行学(第2版)》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
(1) 内容精练。依据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国情的变化,内容注重基础性、知识性、应用性,目的是使教材更新更实用。
(2) 时代性强。2015年,金融改革仍将是深化改革的核心。金融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使中国从“高储蓄”向“高资本形成率”转型。本书将金融改革、金融创新等体现时代特色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金融发展的新理论。
(3) 讲练结合。本书在阐述货币银行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同时,编写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增加了可操作性。
(4) 注重能力的培养。本书内容坚持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中既全方位又突出重点,掌握既有比较又有鉴别,从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科学分析的能力。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