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79元
印次:1-3
ISBN:9787302530350
出版日期:2019.09.01
印刷日期:2024.07.15
图书责编:秦娜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4篇,即静力学篇、运动学篇、动力学篇和专题篇。静力学篇包括静力学基础及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平衡方程及其应用、静力学应用专题(含桁架、悬索和摩擦问题)4章; 运动学篇包括运动学基础、点的合成运动、刚体的平面运动3章; 动力学篇包括质点动力学、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贝尔原理、虚位移原理6章; 专题篇包括分析动力学基础、碰撞和振动基础3章。本书精选了较多的典型例题和客观型思考题和习题,为控制篇幅部分例题和正文采用二维码形式给出,一些习题也用二维码的形式给出了解答过程,以方便读者核对。书后附有关于基础知识及简单均质几何体的重心和转动惯量的两个附录、部分思考题和习题答案。 本书可用作高等学校土木水利类、机械类、电力类、地质矿产类等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教材或考研复习用书,也可供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苏振超,男,副教授,厦门大学硕士生导师。曾分别研读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和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公开发表20多篇教学和科研论文,其中含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多篇国外EI期刊论文和多篇国际会议论文。有近30年大学力学相关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质量优秀,并获得学生的好评。曾在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力学类教材。作为第一主编,曾编写的教材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结构力学》等。编写的教材得到学生的好评。
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 作者结合长期从事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经验与体会,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最新版《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参照国内外理论力学及工程力学的经典教材组织编写了这本理论力学教材。该教材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 采用了经典的理论力学的框架体系(即: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主要是考虑到很多理论力学教师习惯了这种体系结构。但在一些具体概念的论述和内容的选取上加入了作者的一些体会。例如,为了区别传统教材中的动能定理中的理想约束和虚位移原理中的理想约束的概念,在动能定理中使用了无功约束的概念; 在运动学部分,给出了证明速度合成定理的一种新方法,而不是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证明。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加速度的证明有很好的铺垫作用,总体上节约了课时。 (2) 将约束、自由度、广义坐标等概念置于运动学的开端进行介绍,既满足了运动学的需要,也满足了动力学和分析力学的需要。 (3) 充分考虑到土建类专业的后续课程及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在囊括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中的内容之外,也选取了一些专题部分的内容,例如,分析动力学(含第一类和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哈密尔顿原理等)、碰撞、离散系统的振动、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等内容; 同时还在静力学中增加了悬索、在运动学中增加了绕平行轴转动的合成等内容。 (4) 对一些教学的重点、难点等内容加入了作者的理解或处理方法,引用了作者的一些教学研究成果。例如,摩擦力、摩擦角概念的引入,多接触面摩擦静力学问题的求解,复杂虚位移之间关系的建立,动力学中由于摩擦引起的非线性及多解性...
0.1理论力学的内容
0.2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0.3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
第1篇静力学
第1章静力学基础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1.1力及力系
1.1.1力
1.1.2有关力系的相关概念
1.2刚体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1.3力矩力偶及力偶矩
1.3.1力对点的矩
1.3.2力偶及力偶矩
1.4约束及约束反力
1.4.1柔索约束
1.4.2光滑接触面约束
1.4.3铰支座与铰连接
1.4.4轴承
1.4.5固定端约束
1.5物体的受力分析
思考题
习题
第2章力系的简化
2.1力的平移定理
2.2力系的简化
2.2.1汇交力系的简化
2.2.2力偶系的简化
2.2.3一般力系的简化
2.3重心和形心
2.3.1重心的基本公式
2.3.2形心的基本公式
2.3.3组合形体的形心
2.4平行分布力系的简化
2.4.1线分布力
2.4.2面力
思考题
习题
第3章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3.1汇交力系的平衡
3.1.1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3.1.2空间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3.2力偶系的平衡
3.2.1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3.2.2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3.3一般力系的平衡
3.3.1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3.3.2空间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3.4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思考题
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