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是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分12章,分别是微观经济学导论、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消费者选择、生产论、成本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要素市场理论、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及政府的作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本书力求克服本土教材缺少案例分析、叙述抽象、晦涩难懂,以及国外引进教材篇幅冗长、价格昂贵等缺点,弘扬本土教材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国外教材案例丰富等优势。利用精心设计的“知识结构图”“导入案例”“新闻中的经济学”“实例链接”“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练习及思考”等模块,很好地实现了原理讲授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抽象的体系与具体的内容相结合、有限的经典理论与无限的知识拓展相结合、传统的理论与新颖的体例相结合的特点。 本书可作为本科生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经济管理人员在职培训使用,同时也可作为非经济专业和对经济学感兴趣的社会自学者的必读参考书。 ?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1998年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8门核心课程之一;同时,微观经济学也是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对于那些关心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读者来说,微观经济学还是他们必须学习的、最有趣的学科之一。这是因为,微观经济学是整个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现代经济学入门的第一个台阶。 自从中国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来,越来越多的学子表现出对经济学知识的迫切渴求。正是市场对经济学知识的巨大需求,使经济学教材得以陆续出版,其中不乏有经典教材的引进。但是,多年讲授经济学的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意见表明:现存的本土教材大多存在知识陈旧、缺少案例分析、叙述抽象、晦涩难懂等缺点,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一些引进的国外教材虽然体系完整、案例生动具体,但由于面面俱到,篇幅太长,动辄近千页,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与中国学生的阅读习惯相左。此外,所举案例多发生在西方国家,也使中国学生感到陌生而遥远。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决定编写此书。 全书整体上分为市场理论与博弈论。在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市场理论考虑单个决策者的行为,包括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与一般均衡理论等;博弈论考虑多个决策者的互动行为,包括非合作博弈论、合作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 本教材力图实现以下特色。 (1)强调面向读者友好。微观经济学概念多、原理多,内容沉闷。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知识结构图”“导入案例”“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练习及思考”“模拟试题”等模块。 每章开篇的“...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导论1

1.1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2

1.2市场的概念10

1.3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

方法14

1.4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18

◇ 本章小结20

◇ 知识拓展21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2

◇ 练习及思考23

第2章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原理25

2.1需求及需求曲线27

2.2供给及供给曲线32

2.3市场均衡及价格决定36

2.4需求弹性及供给弹性40

◇ 本章小结50

◇ 知识拓展50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54

◇ 练习及思考54

第3章消费者选择57

3.1效用的基本概念59

3.2基数效用论62

3.3序数效用论72

3.4确定性下的消费者选择78

3.5不确定性下的消费者选择84

◇ 本章小结99

◇ 知识拓展100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01

◇ 练习及思考101

第4章生产论104

4.1企业的性质105

4.2生产函数概念及类型110

4.3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115

4.4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121

4.5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125

◇ 本章小结130

◇ 知识拓展131

◇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32

◇ 练习及思考133

第5章成本论136

5.1成本的概念137

5.2短期成本曲线139

5.3短期成本曲线与短期产量曲线

之间的关系148

5.4长期总成本曲线149

◇ 本章...

本教材力图实现以下特色。

(1)强调面向读者友好。微观经济学概念多、原理多,内容沉闷。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我们设计了“知识结构图”“导入案例”“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练习及思考”“模拟试题”等模块。

每章开篇的“知识结构图”,凸显当前章节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旨在使读者牢固把握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同时使读者不至于在众多的知识点中迷失方向。这是本教材独特的设计。

每章的“导入案例”,以生动的本土案例引导读者轻松地进入相关经济学原理的学习。当学完本章内容后,“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就会引导读者利用本章的知识点对导入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练习及思考”和“模拟试题”,以典型的试题类型对所需掌握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读者自测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利于在校学生有效复习和备考。

(2)强调知识的系统全面、与时俱进。微观经济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为了使读者能对微观经济学形成较为全面的把握,同时为了保持知识体系逻辑脉络的清晰,本教材在保留微观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摒弃了一些陈旧内容,增加了微观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了向读者介绍微观经济学的新思维、新方法和发展趋势,我们将相应章节的前沿理论、疑难问题等列入“知识拓展”部分,引导读者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